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七中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五)
發(fā)布:2024/12/29 3:3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幸福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生活狀態(tài)。早在我國先秦時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對幸福作了大量論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觀。2000多年來,先秦諸子的幸福觀被許許多多中國人奉為立身準則和處世圭臬。今天,先秦諸子的幸福觀對我們認識什么是幸福、怎樣實現幸福仍然有著重要啟示意義。
不沉溺于物質享受,追求精神快樂。先秦諸子認為,物質財富對幸福來說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較而言,精神快樂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們主張對物質財富、生死壽天、貴賤達窮、外在環(huán)境持淡泊態(tài)度,應該更加注重心靈的知足,關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來自于內心的幸福。老子認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順性無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鬃诱J為,“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對安貧樂道的弟子高度贊賞。孟子認為,人生幸福的真諦是“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鼻f子認為,幸福并非享樂的感覺,而是心靈的頓悟與超越,“與天合者,謂之人樂”“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在先秦諸子看來,真正認清了幸福的本質、領略了精神的高貴,就不會沉溺于物質享受,而會自覺修身行道。今天,這些觀點對于豐富人的心靈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將自身幸福與他人幸福、社會福祉結合起來考量?!抖Y記?大學》明確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將個人發(fā)展放在“平天下”這樣一個宏闊的視野里來看待。孟子提出“與民同樂”的幸福觀,強調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認為,“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薄氨M倫”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實現個體幸福,“盡制”就是心懷天下為社會謀福利。老子認為,“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強調與別人分享快樂可以使自己更快樂,為別人奉獻才能體現自己的幸福。墨子認為,造成社會動蕩不安的根源是“眾人之不愛”,實現幸福的根本途徑是“兼愛”,也就是將愛無私地散播于全社會。這種反對自私自利,主張將自身幸福與他人幸福、社會福祉結合起來的幸福觀,對當下社會形成和弘揚正確的幸福觀具有重要意義。
以堅守志向為快樂,以責任擔當為幸福。孟子主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諸子看來,一個人即使生計維艱也不能見利忘義、喪失操守,不能因為外在誘惑而喪失氣節(jié),不能因為外在壓力而改變主見。只有這樣,才有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先秦許多思想家始終以心中的幸福標準要求自己,即使時運不濟,屢遭困頓也不改志向,而是堅忍不拔去努力實現自己的抱負,因為他們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這實際上體現了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正因為有著強烈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他們才會苦讀圣賢之書、深究經世濟民之道,積極為百姓的幸福謀利解難、為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盡職盡責,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種為天下人幸福勇于擔當奉獻的責任意識,今天仍值得大力傳承與弘揚。
(摘編自《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探尋幸福真諦》)
材料二:
在我國公眾持有的各種幸福觀中,有兩種十分流行。一種可謂之為資源占有幸福觀,它把幸福等同于占有資源(金錢、財富、權力等等),認為占有的社會資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種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質欲望)的滿足,以為感性欲望越是得到滿足、獲得的享受越多越是幸福。這種物質享受幸福觀比前一種幸福觀更為流行,為更多的人所奉行。
資源占有幸福觀和物質享受幸福觀都是偏頗的幸福觀,已經導致和可能導致人生與社會問題。
資源占有幸福觀最大的問題是會導致人生異化,即將作為幸福條件的占有資源當作了幸福本身,并受控于占有欲,從而損害人生和社會。占有一定的資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條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條件而不是幸福本身。一旦將資源占有當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當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會不斷膨脹,最后充斥整個心靈,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為不斷膨脹的貪欲的奴隸。
物質享受幸福觀的問題不在于追求物質享受,而在于僅局限于此而忽視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滿足,容易導致心理問題。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層次,物質需要是人的最低層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還有情感的需要、社會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等。所有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心理才能平衡與和諧,否則就會發(fā)生心理問題,甚至會患上抑郁癥之類的心理疾病。把物質欲望的滿足作為唯一追求,必然會導致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欲望得不到滿足會感到痛苦、郁悶、憤懣,得到滿足又會感到無聊,于是又會追求更多、更強烈的欲望的滿足,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至心靈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們不能將幸福理解為社會資源的占有或物質欲望的滿足,那么,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說,幸福的真實含義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人能通過努力奮斗逐步使其人性閃耀善和美的光輝,人格完善而高尚,個性獲得健康而豐富的發(fā)展,生活充滿樂趣、充滿創(chuàng)意和充滿魅力。顯然,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狀態(tài)就是人的幸福狀態(tài)。
(摘編自江暢《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幸福觀》)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的言論雖各不相同,但其觀點完全一致。
B.材料一引用《禮記?大學》名言,說明了個人發(fā)展要以“平天下”為根本目標。
C.資源占有幸福觀和物質享受幸福觀都是偏頗的,后者危害程度大于前者。
D.將幸福理解為社會資源的占有或物質欲望的滿足,容易導致人生和社會問題。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諸子認為物質財富是幸福的重要內容,但與之相較,精神快樂更重要。
B.在先秦諸子認為,只有認清幸福的本質,領略精神的高貴,才能自覺修身行道。
C.追求物質欲望滿足的人,必然會導致心理的惡性循環(huán),讓心靈不堪重負。
D.將資源占有當作幸福本身和人生目的來追求的人,就會成為貪欲的奴隸。
(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北京快遞小哥劉闊起早貪黑、風雨無阻,2019年送出去5萬多件包裹,為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雖然一直奔跑在送快遞的路上,但是他覺得特別驕傲。
B.有人談退休后的理想說:只要有幾位能常相聚的老友,有一位長相廝守的老伴,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老巢”,有一份穩(wěn)定的勞保,余生足矣!
C.習近平說: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奮斗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D.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公立醫(yī)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王靜成說:“幸福什么?幸福是攻克疑難疾病,讓病人好轉來的難以言表的成就感。”
(4)請簡要說明材料二在論證上的主要特點及其好處。
(5)請簡要分析兩則材料在內容上的聯(lián)系。組卷:23引用:14難度:0.6
二、文言文閱讀(3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景公患之。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愿君試之?!本肮兖?,與語兵事,大說之,以為將軍,將兵捍燕晉之師。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愿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jiān)軍,乃可?!庇谑蔷肮S之,使莊賈往。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于軍門?!别谙锐Y至軍,立表下漏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jiān),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穰苴曰:“何后期為?”賈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别谠唬骸皩⑹苊談t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士卒暴露于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于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對曰:“當斬?!鼻f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三軍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節(jié)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眴栜娬唬骸榜Y三軍法何?”正曰:“當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乃斬其仆,車之左駙,馬之左驂,以徇三軍。遣使者還報,然后行。士卒次合井灶飲食問疾醫(y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zhàn)。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于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未至國,釋兵旅,解約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尊為大司馬。已而大夫鮑氏、高、國之屬譖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發(fā)疾而死。
(選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
B.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
C.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
D.日中而賈不至/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西周始置,掌管軍政和軍賦,“司馬穰苴”表示穰苴擔任司馬之職。
B.親戚,指不包括父母在內的和自己有血親和姻親關系的所有內外親屬。
C.三軍,自周代諸侯大國設置三軍,一軍為一萬兩千五百人,后泛指軍隊。
D.節(jié),指符節(jié),綴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國君的使者出使時以此作為憑證。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穰苴臨危受命,深受器重。晉、燕入侵齊國,齊軍潰敗。經晏嬰推薦,景公任命穰苴做將軍抵御敵軍入侵。
B.穰苴不畏權貴,依法治軍。寵臣莊賈未按約定時間到達,使者驅使車馬在軍中疾馳,都被穰苴按軍法斬首。
C.穰苴體恤士卒,深得軍心。他對士卒關懷備至,拿出自己專用的資糧款待士兵,病弱的士卒都愿上陣殺敵。
D.穰苴征戰(zhàn)凱旋,遭讒去職。他勝利歸來,受到景公禮遇,被封為大司馬,后因讒言被解除官職,病發(fā)而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于君,何謂相送乎!
②燕師聞之,度水而解。于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
(5)穰苴做將軍后,為什么要求景公派寵臣監(jiān)軍?請簡要說明。組卷:83引用:10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中國古人順天應時,依據天象、氣候、物候的變化,將一年農耕的日子“網格化”,網格里的二十四節(jié)氣,凝聚著中華民族經天緯地的偉大智慧。北京冬奧會開幕,恰逢立春節(jié)氣。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在農耕時代,是莊重的節(jié)日,國家要舉辦祈求農事順利的儀典。( ?。8鞯厥赝凉俾柿艑?,盛陳鹵簿儀仗,抬芒神、春牛①,雜以秧歌、龍燈、早船等,迎春于東郊高地。帶隊長者鞭打春牛,鞭畢,抬春牛沿地壟緩緩前移,將春牛放置壟頂,守土官執(zhí)鎬奮臂刨土,以示農事開始。春牛打碎之后,人們爭搶牛頭,謂之搶春;又搶春牛腹中糖果,期待生活美好甜蜜;將春牛之土灑于牛圈內,( ?。?。
【注】①春牛:土制的牛。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打春牛是立春的重要節(jié)俗 以期牛畜繁衍興旺 B.打春牛是立春的重要節(jié)俗 表達對牲畜興旺的愿望 C.儀典是各種各樣的 表達對牲畜興旺的愿望 D.儀典是各種各樣的 以期牛畜繁衍興旺
②請根據所給出的上聯(lián)對出下聯(lián)。
上聯(lián):春牛犁醒一冬夢
下聯(lián):組卷:21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
-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地名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能夠記錄歷史、傳承文化,承載人們的鄉(xiāng)愁記憶,是國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載體。但是地名使用不規(guī)范現象隨處可見。市民政局公示的不規(guī)范地名共有42個,主要體現為崇洋媚外(如維多利亞花園、維也納國際酒店)、刻意夸大(如釣魚臺別墅、中央大道)、怪異難懂(如皇家騎士酒店、反修橋)等,將予以更換。此名單公示后,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廣泛討論。有人認為,這些地名影響了指位定向功能,對經濟社會發(fā)展、文化保護傳承和社會交流交往都不利,應該更換。也有人認為,這些地名中外融合,個性鮮明,既奪人眼目又便于記憶,無需更換。還有人認為,地名無非就是個名字,更換不更換無所謂。
對此,市民政局擬舉行聽證會,廣泛聽取社會各方的意見建議。請在專家、市民、學生中任選一種身份,寫一篇發(fā)言稿,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66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