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甲】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乙】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1)兩首詩出自同一位詩人之手,且主題相似,都是關(guān)于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
(2)兩首詩的情感不同:【甲】詩緊扣“恨恨”字,【乙】詩則緊扣“喜喜”字。
(3)兩首詩,用詞都非常精準:
①【甲】詩中,一個“破破”字使人觸目驚心,一個“深深”字令人滿目凄然。
②【乙】詩中,“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中,從“巴峽”到“巫峽”,因為峽險而窄,舟行如梭,故用“穿穿”;從“巫峽”到“襄陽”,順流疾駛,故用“下下”;從“襄陽”到“洛陽”,改換陸路,故用“向向”。
(4)【甲】詩寫于安史之亂開始時,【乙】詩寫于安史之亂結(jié)束時。兩首詩都寫到了“淚”,下面對這兩首詩中的“淚”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DD。
A.【甲】詩中,詩人感于戰(zhàn)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nèi)心充滿悵恨
B.【乙】詩中,浩劫過去,詩人可以返回故鄉(xiāng)了,自然喜不自勝,高興地哭了
C.【甲】詩中,原本美好的花兒,卻使詩人看到后落淚,更反襯出作者的傷心之情
D.【乙】詩中,詩人回想起自己這些年顛沛流離的生活,痛定思痛,悲從中來
【考點】詩歌形象意境.
【答案】戰(zhàn)爭;恨;喜;破;深;穿;下;向;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5/1/12 18:30:1組卷:53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1)讀了“臨行密密縫”,你仿佛看到怎樣的景象?這句詩側(cè)重對人物的哪方面進行描寫?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边@句話是什么意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發(fā)布:2025/1/12 20:0:1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2.課題“青山處處埋忠骨”化用了毛澤東17歲離開家鄉(xiāng)時留贈父親的一首詩,讀一讀,完成相關(guān)練習(xí)。
七絕?改詩贈父親
毛澤東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①,
學(xué)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②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③。[注釋]
①鄉(xiāng)關(guān):家鄉(xiāng),故鄉(xiāng)。②桑梓:家鄉(xiāng),故鄉(xiāng)。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種桑樹和梓樹,后來人們就用桑梓代稱家鄉(xiāng)。③青山:象征祖國的秀麗河山。
[創(chuàng)作背景]
1910年秋天,毛澤東離開家鄉(xiāng)韶山,走向外面更廣闊的世界。這是他人生歷程中的第一個轉(zhuǎn)折。臨行前,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這首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里,以作告別。走出鄉(xiāng)關(guān),毛澤東離故鄉(xiāng)越來越遠。然而,他早已立下遠大的志向,不再留戀鄉(xiāng)關(guān)了。
(1)借助注釋,說說“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意思。
(2)讀了這首詩,再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你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有了怎樣更進一步的認識?發(fā)布:2025/1/12 20:30:2組卷:21引用:1難度:0.5 -
3.《江南春》前兩句寫了江南特有的景色,后兩句寫了煙雨迷蒙之景,展示了一幅歷史悠遠的畫面。
發(fā)布:2025/1/12 21:30:1組卷:100引用:3難度:0.7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