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下面兩首蘇軾的作品,完成問題。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注:《中秋月》寫于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后。
(1)《水調歌頭》句句扣“月”。上闋對月問青天,在“天上天上”與“人間”的矛盾中,選擇了“人間”。下闋對月抒懷,從惱月照人,表達 思念思念之情,到由月及人,表達曠達胸襟和深摯祝愿。既富于哲理,又飽含感情。
(2)對上面兩首作品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CC
A.這兩首作品都以中秋月為題材,“嬋娟”“玉盤”都指月亮,作品都有對中秋月的生動描繪和由此產生的人生感懷。
B.《水調歌頭》寫在蘇軾與蘇轍久別之后,《中秋月》寫在蘇軾與蘇轍重逢之時,兩首作品都蘊含著深厚的親情。
C.《水調歌頭》中的“轉朱閣”寫的是詩人轉過朱紅的樓閣;《中秋月》中的“轉玉盤”寫的是明月升入中天,遍灑清輝。
D.“何事長向別時圓”“此生此夜不長好”兩句,一句用疑問,一句用否定,兩句表達的情感有相近之處。
(3)下列引用詩句不恰當?shù)囊豁検?AA
A.在學校,他常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因為他誠實守信,所以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周圍很多同學都愿意和他交往。
B.中秋晚會上,民歌《月柔柔》、魔術表演《嫦娥穿“月”》等節(jié)目,都寄托了人們“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望。
C.面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現(xiàn)實,中國人總是能夠以樂觀的心態(tài),共享一輪明月,彌補現(xiàn)實生活中的缺憾。
D.正是因為人生有久別,有痛苦,有無奈,才更要珍惜眼前難得的相聚,畢竟“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考點】詩.
【答案】天上;思念;C;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14 9:0:1組卷:78引用:5難度:0.3
相似題
-
1.閱讀古詩,完成問題。
從軍行(其一)
(唐)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①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②,無那③金閨④萬里愁。
【注】①海風:從邊地沙漠南海吹來的風。②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③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一作“誰解”。④金閨:對女子閨閣的美稱,指家庭。
( 1)請賞析第二句中“獨”字妙在何處?
( 2)請結合三四兩句中的主要意象,分析詩人情感。發(fā)布:2024/12/27 2:30:1組卷:49引用:2難度:0.3 -
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①去,萋萋滿別情。【注釋】①王孫:此指遠游的人。
(1)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和寫法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以春草起興,想象獨特,巧妙地把眼前春色與離別之情融為一體。
B.第三聯(lián)中“侵”“接”二字承接“又生”,描繪出了芳草蔓延擴展之勢。
C.尾聯(lián)點題,芳草青青的古原成為送別的背景,“草”與“送別”自然渾成。
D.“萋萋”與“離離”相照應,借景抒情,抒發(fā)了詩人的傷春與傷離別之情。
(2)詩的第二聯(lián)“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以淺近的語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成為千古絕句。請簡要分析這句詩蘊含了怎樣的哲理。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2引用:3難度:0.4 -
3.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山館①
余靖
野館蕭條晚,憑軒對竹扉。
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
遠岫②穿云翠,畬③田得雨肥。
淵明誰送酒?殘菊繞墻飛。【注釋】①本詩寫于詩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貶期間,大約是他晚年所作。②岫 (xiù):峰巒。③畬 (shē)田:開墾過三年的田。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蕭條”一詞 寫出了山館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凄涼。
B.頷聯(lián)寫詩人所見傍晚之景:樹因秋色更顯蒼老,倦鳥在暮色中低回歸巢。
C.尾聯(lián)詩人自比陶潛,陶潛有親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殘菊相伴,內心惆悵不已。
D.全詩采用由遠及近的順序,生動再現(xiàn)了山館秋景,意蘊悠長,回味無窮。
(2)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頸聯(lián)“遠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兩句的妙處。發(fā)布:2024/12/27 3:30:2組卷:41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