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探究小組的同學用H2SO4、Na2CO3、NaOH、BaCl2四種溶液進行“復分解反應發(fā)生條件及應用”
的實驗探究.
(1)將四種溶液兩兩混合,若用H2SO4與另三種溶液分別混合:
Na2CO3 | NaOH | BaCl2 | |
H2SO4 |
有氣體產生
有氣體產生
.②實驗中的H2SO4與NaOH混合“無明顯現(xiàn)象”,但實際上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H2O.同理,H2SO4與BaCl2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實質是
Ba2+和SO42-生成BaSO4沉淀
Ba2+和SO42-生成BaSO4沉淀
.由此同學們總結得出: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2)若將原四種溶液混合反應后過濾,濾液經檢驗呈堿性且不含Ba2+、SO42-,取濾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無沉淀產生,再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則濾液中存在的離子有
Na+、OH-、Cl-
Na+、OH-、Cl-
.【考點】復分解反應的實質與應用;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
【答案】有氣體產生;Ba2+和SO42-生成BaSO4沉淀;Na+、OH-、Cl-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0引用:5難度:0.5
相似題
-
1.下列各組溶液,相互能發(fā)生反應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5 16:0:1組卷:116引用:7難度:0.9 -
2.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重要思維方式。
(1)如圖1是鎂原子和鍶原子結構示意圖。
①鎂和鍶兩種元素的最本質區(qū)別是
②鍶與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
③元素的性質與其原子結構有密切關系。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時,電子層數(shù)越多,最外層電子離核越遠,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測,鍶(Sr)的金屬的活動性比鎂(Mg)的金屬活動性
(2)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價-物質類別”關系圖如圖2。
①甲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
②若丁是工業(yè)用鹽NaNO2,能區(qū)別NaNO2溶液與食鹽溶液的一種試劑是
(3)圖3描述了NaOH與NaHSO4兩溶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①NaHSO4物質類別屬于
②寫出與該反應微觀本質相同的另一化學方程式發(fā)布:2024/12/24 9:0:1組卷:111引用:2難度:0.7 -
3.電導率傳感器可輔助探究復分解反應的實質,相同條件下,離子濃度越大,電導率越大,溶液導電性越強.將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兩份置于兩個燒杯中并插入電導率傳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鈉溶液,測得溶液的電導率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25 11:0:2組卷:156引用:3難度:0.5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