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題詳情

( 1)比較離子半徑:F-
小于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2-。
(2)Li+與H-具有相同的電子結構,r(Li+)小于r(H-),原因是
H-核電荷數(shù)更?。ɑ騆i+核電荷數(shù)較大)
H-核電荷數(shù)更?。ɑ騆i+核電荷數(shù)較大)
。
(3)NH3BH3分子中,與N原子相連的H呈正電性(Hδ+),與B原子相連的H呈負電性(Hδ-),N、B、H三種元素電負性大小順序是
N>H>B
N>H>B
。
(4)光催化還原CO2制備CH4反應中,帶狀納米 Zn2GeO4是該反應的良好催化劑。Zn、Ge、O電負性由大至小的順序是
O>Ge>Zn
O>Ge>Zn
。
(5)在周期表中,與Li的化學性質最相似的鄰族元素是
Mg
Mg
。
(6)下列狀態(tài)的鎂中,電離最外層一個電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
A
(填字母)。
菁優(yōu)網
(7)黃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 Cu組成。第一電離能I1(Zn)
大于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I1(Cu)。原因是
Zn的3d能級與4s能級為全滿穩(wěn)定結構,較難失電子
Zn的3d能級與4s能級為全滿穩(wěn)定結構,較難失電子
。
(8)I1(Li)>I1(Na),原因是
Na與Li同主族,Na的電子層數(shù)更多,原子半徑更大,第一電離能更小
Na與Li同主族,Na的電子層數(shù)更多,原子半徑更大,第一電離能更小
。I1(Be)>I1(B)>I1(Li),原因
Li、Be和B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第一電離能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但由于基態(tài)Be原子的s能級軌道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能量更低更穩(wěn)定,其第一電離能大于B
Li、Be和B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第一電離能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但由于基態(tài)Be原子的s能級軌道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能量更低更穩(wěn)定,其第一電離能大于B
。
(9)元素的基態(tài)氣態(tài)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氣態(tài)負一價離子時所放出的能量稱作第一電子親和能(E1)。第2周期部分元素的E1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
同周期元素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強,故結合一個電子釋放的能量依次增大
同周期元素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強,故結合一個電子釋放的能量依次增大
;氮元素的E1呈現(xiàn)異常的原因是
N元素原子2p軌道為半充滿穩(wěn)定狀態(tài),不易結合一個電子
N元素原子2p軌道為半充滿穩(wěn)定狀態(tài),不易結合一個電子
。
菁優(yōu)網

【答案】小于;H-核電荷數(shù)更小(或Li+核電荷數(shù)較大);N>H>B;O>Ge>Zn;Mg;A;大于;Zn的3d能級與4s能級為全滿穩(wěn)定結構,較難失電子;Na與Li同主族,Na的電子層數(shù)更多,原子半徑更大,第一電離能更?。籐i、Be和B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從左至右,第一電離能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但由于基態(tài)Be原子的s能級軌道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能量更低更穩(wěn)定,其第一電離能大于B;同周期元素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強,故結合一個電子釋放的能量依次增大;N元素原子2p軌道為半充滿穩(wěn)定狀態(tài),不易結合一個電子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2/30 18:0:1組卷:19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關于微粒半徑大小的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18:0:1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2.下列粒子的半徑關系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0 17:0:2組卷:96引用:3難度:0.7
  • 3.下列離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正確的是( ?。?br />①Na+
    ②X2-:1s22s22p63s23p6
    ③Y2-:2s22p6
    ④Z-:3s23p6

    發(fā)布:2024/12/30 18:30:1組卷:14引用:7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