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人為什么愛摸自己的臉
吳燕京
      ①有人統(tǒng)計過,人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每小時會觸摸臉部二三十次,平均兩三分鐘就會摸一次,而且這個習慣動作很難避免。那么,人為什么要摸自己的臉呢?
      ②早期的人類語言與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語言有很大的不同,語言學家認為,在人類語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動物的交流方式比較類似,兩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體動作,這是因為早期的人類語言只包含很簡單的幾個音節(jié),無法滿足復雜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體動作來豐富語言交流的形態(tài)和內(nèi)容。
      ③在人類語言形成的早期,觸摸面部、額頭、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類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類學家甚至研究了這些動作的具體意義,比如,用手掌觸摸額頭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領(lǐng),用手握住脖子則是向同伴發(fā)出“有危險”的警告,觸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看來,摸臉在人類早期是我們“說話”的一種方式。
      ④隨著語言的發(fā)展,特別是語音變化的豐富,人類已經(jīng)可以通過說話表達十分復雜的思想和感情,幾乎滿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體動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導作用,退化成語言的輔助機制。
      ⑤相對于語言學家的解釋,心理學家則認為人類觸摸面部的現(xiàn)實意義是調(diào)節(jié)情緒,減少心理壓力。
      ⑥英國杜倫大學芮斯蘭德教授利用超聲波掃描技術(shù)研究了懷孕24-36周的準媽媽,研究發(fā)現(xiàn),觸摸面部和調(diào)節(jié)情緒有關(guān),心理壓力較大的孕婦其體內(nèi)胎兒會更多地呈現(xiàn)觸摸自己面部的姿勢。美國邁阿密大學的神經(jīng)學家指出,由于臉部生有大量的神經(jīng)末梢,觸摸面部皮膚會刺激神經(jīng)活動,從而導致人體激素水平的變化,進而降低壓力和焦慮帶來的負面情緒。由此可見,人們之所以會在不經(jīng)意間摸自己的臉,實際上是在調(diào)節(jié)情緒,使自己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⑦人與動物的一個顯著差異就是人類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獨立于周邊的環(huán)境,也獨立于他人。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高級哺乳動物也擁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大象,猩猩、獅子等動物在照鏡子時可以區(qū)分鏡子中的自己和鏡子中的其他同類個體。有學者認為,人類觸摸自己面部的表現(xiàn)正是源于這種自我意識的反應。
      ⑧人類有一套心理機制保護自我意識。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觸摸自己的身體是最簡單、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識的方法。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群體中比獨處的時候會更多地觸摸自己的臉、胳膊和頭部,這固然是因為人們更在意社交場合下自己的儀容,但群體也是影響和降低自我意識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因此,在群體中人會下意識地觸碰自己的身體。這種行為可以產(chǎn)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識,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當我們下一次出門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觸摸面部的這個動作時,體會或許會更多吧。
(選自《百科知識》2020.05A,有刪改)(1)文章開頭從人們習慣于摸自己的臉這種生活現(xiàn)象談起,有何用意?
(2)第③段畫線句子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3)第⑦段加點字“部分”能否刪去,為什么?
(4)請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解釋下列材料中的實驗現(xiàn)象。
      德國萊比錫大學的古安伍德教授讓14名成年人參與到一個有關(guān)工作記憶的任務(wù)中。每一個參與者必須在5分鐘內(nèi)記住若干個光點在一個平面中的位置。在實驗過程中,參與者會隨機受到高頻噪聲的干擾。實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出現(xiàn)噪聲時,參與者觸摸面部的動作比不出現(xiàn)噪聲時顯著增多。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91引用:15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蘇州園林》節(jié)選,完成下列各題。
          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_____,講究_____,講究_____,講究_____.總之,一切都要為構(gòu)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實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決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而園林是美術(shù)畫,美術(shù)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絕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和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1)請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短語
     

    A.假山池沼的配合 亭臺軒榭的布局 近景遠景的層次 花草樹木的映襯
    B.亭臺軒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近景遠景的層次 花草樹木的映襯
    C.假山池沼的配合 亭臺軒榭的布局 花草樹木的映襯 近景遠景的層次
    D.亭臺軒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樹木的映襯 近景遠景的層次
    (2)選文中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么?
    (3)選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中,去掉加點詞“往往”好不好?請說明理由。
    (4)選文第④段中“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一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這句是為了說明蘇州園林的什么特點?

    發(fā)布:2024/11/29 3:30:1組卷:57引用:4難度:0.7
  • 2.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各題。
    候鳥的遷徙
    余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類會驚奇地仰望著天上那些成群結(jié)隊、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測的旅客--候鳥。經(jīng)過億萬年的自然進化,候鳥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沿相對固定的路線往返遷徙的獨特習性。全世界9000多種鳥類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鳥都是候鳥,每年遷徙的候鳥數(shù)量可達100億只以上。
          ②同一季節(jié),隨著緯度的改變,氣溫會產(chǎn)生梯度性的變化,特別是北半球的大塊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蓋,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許多鳥類不得不越過赤道,飛到南半球越冬。正因為這個原因,大多數(shù)候鳥的遷徙路線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顯。
          ③人們用多種方法觀測候鳥的飛行路線,如望遠鏡觀察、雷達探測、給鳥涂顏料和環(huán)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是環(huán)志法。環(huán)志法是將金屬或塑料做成腳環(huán)(或頸環(huán)、翅環(huán)),刻上環(huán)志國家、單位和編碼,將環(huán)固定在候鳥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記錄,將鳥放飛后,期望通過再次觀測到它或回收腳環(huán),這樣能更好地了解被環(huán)志的鳥兒遷徙的時間、路線等數(shù)據(jù)。隨著衛(wèi)星應用技術(shù)的發(fā)展,科學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鳥身上安裝小型無線電信號發(fā)射器,通過定向接收機接收信號來觀測候鳥的行蹤。
          ④經(jīng)過長期監(jiān)測,鳥類學家認為全世界候鳥遷徙路線主要有以下幾條:東亞-澳大利亞、中亞-印度、西亞-東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這些遷徙路線就如一條條“高速公路”,任由鳥兒們飛來飛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遷徙的過程中,鳥類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國東部隨處可見的一種鳴禽,每年秋季,它們都會飛行3800千米,到達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馬等地。讓人驚奇的是,它們是以星星為標記進行遷徙的。具體用來判斷方位的是北極星中心約35°以內(nèi)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說,在這個區(qū)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龍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們的路標,其卓越的導航本領(lǐng)讓科學家驚嘆不已。白頰林鶯,從加拿大遷往南美洲時需要面對飛行路線的選擇:如果沿著美國海岸南下,經(jīng)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會減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遙遠。然而,這些小鳥的選擇是直接勇敢的飛越大西洋,并有規(guī)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島嶼上休息。另外,白頰林鶯還會選擇好的天氣和合適的風向,以使旅途更舒適,真是有勇有謀。
          ⑥對候鳥來說,遷徙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有樂趣。它們在遷徙途中要遇到許多想象不到的困難:飛過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層、迎著暴風雨、遭遇天敵,還有被人類捕食的危險……比如從英國出發(fā)的家燕,首先飛越英吉利海峽,穿過法國的比利牛斯山脈,跨過地中海,途經(jīng)撒哈拉沙漠,再抗擊熱帶風暴的襲擊,抵達剛果的雨林,最后到達南非。經(jīng)過超過10000千米、長達4個月的旅程,只有大約一半的成年個體能夠存活下來。這是多么悲壯的旅程??!
          ⑦遷徙無疑是候鳥生活中最大的“冒險事業(yè)”,每年都會有無數(shù)的候鳥永遠無法到達它們的目的地。但是,它們?nèi)匀粫刂欢ǖ穆肪€,春來秋往,從不失信。遷徙對候鳥來說,是使命,是責任,是一種承諾。
    (選自《百科知識》,有改動)(1)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填空。
          選文②--⑥段從候鳥遷徙的原因、候鳥遷徙的觀測、A
     
    、B
     
    、C
     
    五個方面依次介紹了候鳥遷徙的知識。
    (2)選文第⑥段主要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選出下列對選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選文中“高速公路”“冒險事業(yè)”等詞,使說明顯得生動而有情趣;而“大多數(shù)候鳥遷徙的路線呈南北方向”中“大多數(shù)”一詞則體現(xiàn)了文章語言的準確性。
    B、在眾多觀測候鳥飛行路線的方法中,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是環(huán)志法。
    C、硫磺鹀是以星星為標記進行遷徙的,具體用來判斷方位的是北極星中心約35.以外的北方天空。
    D、作者對候鳥遷徙中表現(xiàn)出來的勇氣、守信責任是肯定和贊美的。
    (4)請聯(lián)系選文內(nèi)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寫出探究結(jié)果。
    【材料一】1985年,首次遷徙到昆明的紅嘴鷗有9000多只,到2015年已達40500只。近年來,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濱濕地,許多候鳥都來昆明棲息繁衍。
    【材料二】仙鶴是我國境內(nèi)重要的遷徙鳥類。它們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保護,大多數(shù)都已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護紅嘴鷗的通告。1982年,國務(wù)院決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國開展“愛鳥周”活動,從2006年開始,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發(fā)起,每年5月的第二個周末舉行“世界候鳥日”活動。

    發(fā)布:2024/11/14 13:30:1組卷:162引用:10難度:0.5
  • 3.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當心生活中的核輻射      ①提起核輻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彈、氫彈的爆炸,或者核電站泄漏……而這些不是離我們遠著嗎?有什么可擔心的?如果你真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②核輻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說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與它打交道。舉個簡單例子,你咳嗽了,醫(yī)生會給你開一張胸部透視單,看看是支氣管還是肺部發(fā)炎了——你不是就將胸膛袒露在了X射線前了嗎?(A)如果是做CT檢查,你“”進的X射線會更多。這些可都屬于核輻射哦。
          ③不過你會說,那是生病了啊,(B)如果身體健康總不會與核輻射“親密接觸”了吧,那也未必。如今大小城市都在大興土木,新型樓盤不斷問世,你如果買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裝修,而種種裝修材料(如瓷磚、復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質(zhì),經(jīng)過釋放而漂浮于室內(nèi)空氣中,并隨呼吸潛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隱患。特別是通風不良時,可造成居室內(nèi)放射性污染加重。
          ④即使你不買房子,可總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樣存在著遭受核污染的風險。就說礦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經(jīng)途中就受到過天然或人為的放射性污染。
          ⑤再說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質(zhì)。研究分析表明,許多煤炭煙氣中含有鈾、釷、鐳、釙等,可隨空氣及烘烤食物潛入人體。盡管含量不多,但長期集腋成裘式的積累,仍可對健康構(gòu)成威脅。
          ⑥至于形形色色的飾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藝品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赡阒绬??這些被視為寶貝的東西大多可以產(chǎn)生核輻射,有些產(chǎn)生的核輻射還很強,如用重晶石、螢石以及含磷物質(zhì)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另外,有關(guān)專家還檢測到放射性偏高的鵝卵石。若擺放于居室內(nèi),美則美矣,卻將你的健康置于險境之中了。舉個例子,前不久,某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機構(gòu)為一市民作室內(nèi)檢測,發(fā)現(xiàn)室內(nèi)放射性超過安全標準近1倍,可墻面、地板等裝飾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標。查來查去,“真兇”最終浮出水面,原來是一塊作裝飾用的羊頭骨藝術(shù)品。房屋主人大吃一驚:想不到藝術(shù)品背后隱藏著如此險惡的禍患。究其奧妙,可能是動物吃進了某些含鈾、鐳的東西,致使這些放射性物質(zhì)沉積于骨骼所致。
          ⑦你喜歡旅游嗎?特別是每年的“五一”與“十一”兩個黃金周,乘飛機觀賞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高空,人們接受的宇宙射線劑量也會增加。
          ⑧由此可見,核輻射就在我們身邊。而長期遭受輻射,會使人體產(chǎn)生諸多不適,嚴重的可造成人體器官和系統(tǒng)的損傷。諸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腫瘤、眼底病變、生殖系統(tǒng)疾病、早衰等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纏上你。
          ⑨當然也不必談輻射而色變,只要我們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就能將其危害削減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響健康。因為人體對輻射量有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只要不超過這個范圍就是安全的。
          ⑩建議你從生活細處做起,堵塞核輻射的種種污染途徑。例如,房屋裝修追求環(huán)保;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飲用;住房地址要遠離污染嚴重的地方;謹慎對待收藏品;不要頻繁去高原和極地旅游,盡量減少宇宙射線的輻射等等。
    (1)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核輻射”就在我們身邊?從文章中提取三個例子。
    (2)請在畫線的(A)、(B)兩處任選一句,請指出句中加點詞的具體含義,并說說它在表達上的好處。(3)第⑥段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發(fā)布:2025/1/27 8:0:8組卷:4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