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老舍的文章《母雞》,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我一向討厭母雞。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而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jié)起個小疙瘩來。
      它永遠不反抗公雞,有時候卻欺侮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趁其不備,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兒毛來。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人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可是,現(xiàn)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一只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雞。
      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兒,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兒預(yù)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發(fā)現(xiàn)了一點兒可吃的東西,它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讓它的兒女吃。結(jié)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還半蹲著,讓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兒溫暖。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無論多么貪睡的人都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它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1)本文意在贊美母雞的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開頭卻先說印象中的母雞之令人生厭,這在文章寫作中屬
先抑后揚
先抑后揚
寫法。
(2)文章開頭寫“我一向討厭母雞”,主要原因有哪三點?
母雞的叫聲。
母雞的叫聲。

欺軟怕硬,乘其不備而進攻。
欺軟怕硬,乘其不備而進攻。

下蛋后好炫耀功績。
下蛋后好炫耀功績。

(3)文中的“我”改變對母雞看法的原因是
)“我”從孵養(yǎng)小雞雛的母雞身上看到了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的精神
)“我”從孵養(yǎng)小雞雛的母雞身上看到了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的精神
。
(4)第6自然段中,“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與前文哪句話相照應(yīng)?這樣寫用意何在?
(5)文末說母雞“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請在文中各找出一例說明。
負責(zé):
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yù)備作戰(zhàn)。
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yù)備作戰(zhàn)。

慈愛:
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勇敢:
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辛苦:
它還半蹲著一我想這是相當(dāng)勞累的一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兒溫暖。
它還半蹲著一我想這是相當(dāng)勞累的一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兒溫暖。

(6)本文末尾一句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之所以用“不敢”一詞,集中表達了作者對母雞什么樣的感情?
B
B

A.喜歡
B.欽佩
C.畏懼
D.欣賞

【答案】先抑后揚;母雞的叫聲。;欺軟怕硬,乘其不備而進攻。;下蛋后好炫耀功績。;)“我”從孵養(yǎng)小雞雛的母雞身上看到了負責(zé)、慈愛、勇敢、辛苦的精神;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yù)備作戰(zhàn)。;它若伏在地上,雞雛們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它還半蹲著一我想這是相當(dāng)勞累的一教它們擠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點兒溫暖。;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5 8:0:8組卷:4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課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是追憶逝者的文章,試簡要分析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發(fā)布:2024/12/26 22:30:1組卷:26引用:3難度:0.7
  • 2.《愛蓮說》一文的語言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11引用:2難度:0.4
  • 3.課文《老王》寫人記事,材料較為瑣碎,作者是以什么為線索,按照怎樣的順序組織材料的?

    發(fā)布:2024/12/26 22:0:1組卷:35引用:2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