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一段材料,回答問題。
遠處的鐘聲,為什么夜晚和清晨比白天聽得更清楚?
“噹,噹,噹…”我國的首都北京和上海等很多城市里,都裝有巨大的時鐘,每隔一定的時間,準確地向大家報告時刻。
如果你離開大鐘的距離比較遠,就會有這樣的感覺:報時的鐘聲,夜晚和清晨聽得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大清楚了,有時甚至聽不見,有人說:“這是因為夜晚和清晨的環(huán)境安靜,白天聲音嘈雜的緣故?!?br />這樣的解釋,只對了一小部分,并不完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聲音會“拐彎”,聲音是靠空氣來傳播的,可是聲音有個怪脾氣,它在溫度均勻的空氣里,是筆直地跑;一碰到空氣的溫度有高有低時,它就盡揀溫度低的地方走,于是聲音就拐彎了。
白天,太陽把地面曬熱了,接近地面的空氣溫度遠比空中的高,鐘聲發(fā)出以后,走不多遠就往上拐到溫度較低的空中去了,因此,在一定距離以外的地面上,聽起來不清楚,再遠,人們就聽不見這個聲音了,夜晚和清晨,剛好相反,接近地面的氣溫比空沖氣溫低,鐘聲傳出以后,就順著溫度較低的地面推進,于是人們在很遠以外也能清晰地聽到鐘聲。
如果某個區(qū)域接近地面的大氣溫度變化得很厲害,這里高,那里低,那么聲音拐到空中以后又會往下拐,往往造成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1923年荷蘭的一座軍火庫爆炸,在距離僅為100~160km的地區(qū)內沒有聽到,可是在距離約1 300km的地方卻聽到了,這就是聲音在空氣中多次拐彎造成的現(xiàn)象。
根據(jù)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解釋下列現(xiàn)象:
(1)在炎熱的夏天,沙漠中的沙子吸收太陽的熱量,溫度很高,人在50~60m以外大聲呼喊,只看見嘴動,卻聽不見他在喊什么,如果在北方的冰海雪原里,又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你能解釋張繼《楓橋夜泊》中的“夜半鐘聲到客船”的物理現(xiàn)象嗎?
【考點】溫度對聲速的影響.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77引用:3難度:0.3
相似題
-
1.如表和圖為一超聲波測量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和實驗裝置圖;
①若把銅鈴放在甲、乙的中點,則液晶顯示屏的示數(shù)為 ;
②某同學想驗證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把銅鈴固定放在甲的左邊,然后加熱甲、乙之間的空氣,則液晶顯示屏的數(shù)值將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使用說明書:
(1)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甲、乙是聲信號采集器;
(2)復位后用棒錘敲打銅鈴,聲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顯示甲、乙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單位為毫秒(1毫秒=0.001秒)。發(fā)布:2024/9/14 0:0:8組卷:55引用:1難度:0.7 -
2.閱讀回答問題。
聲音與溫度聲音是發(fā)聲體以聲波的形式所進行的能量傳播。一般來說,聲音傳播的距離大或是速度慢,能量消耗就大,倘若聲波的能量全部消耗在傳播途中或是聲波改變方向,人的耳朵就聽不到聲音了。而聲音傳播的速度與彈性介質的種類和狀況關系極大,通常說的聲速每秒340米,其傳播介質是15℃的標準空氣。事實上,我們身邊的空氣是不可能“標準”的,它的狀況與各種氣象要素的組合(也就是天氣的狀況)密不可分。
研究表明,聲音的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近地層中,當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時,聲音的傳播速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聲音的射線就會向上彎曲(俗稱“聲音起飛了”);反之,當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聲音的傳播速度就會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聲波射線呈向下彎曲狀,給人的聽覺就是“聲音在下沉”。
在陰雨天氣的白天,空氣溫度相對較低,越靠近地面,空氣溫度越高,聲音的射線向空中彎曲,因而地面上的人就不容易聽到遠處的聲音。在天氣晴朗時的傍晚,太陽落山以后,地面熱量開始向空中輻射,使得在一定范圍內,空氣溫度隨著高度增高而上升,聲音射線向下方彎曲,聲能多半沿地面?zhèn)鞑?,能量損失小,人耳便容易聽到聲音,我國民間總結出的“火車叫得響,天氣準是好”,便和這一規(guī)律不謀而合。基層氣象工作者還把夏日傍晚的雷聲大小,作為天氣預報的輔助指標。
(1)聲音在2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 340m/s(大于/等于/小于);
(2)聲音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中,聲能 (逐漸增強/逐漸減弱/保持不變);
(3)聲音在 (雨天/晴天)更易傳播;
(4)夏季的中午,水泥、柏油路面的溫度很高,相比之下,空氣溫度就顯得較低,此時聲音的射線向 彎曲(地面/空中)。發(fā)布:2024/9/13 5:0:8組卷:99引用:3難度:0.7 -
3.閱讀下面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
幾種物質中的聲速/(m/s)空氣(15℃) 340 海水 1531 空氣(25℃) 346 銅(棒) 3750 空氣(35℃) 352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鉛(棒) 5000 蒸餾水(25℃) 1497 鐵(棒) 5200
(2)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一般情況下,在氣體、固體、液體中聲速大小的排列順序是(從小到大排列)。發(fā)布:2024/9/19 14:0:8組卷:388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