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題。
      新詩以中華文化為依托,在外來詩歌的影響下出生和成長。臧棣曾評價新詩是“在中西文化沖突中不斷拓展的一個新的審美空間自身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新詩如何接納古今中外的影響所呈現(xiàn)的迷思是其百年發(fā)展及未來所需關注的。
      新詩是在古典詩歌基礎上發(fā)展變化而來,但是無論其間的反叛還是背向,在本質上是不可能將兩者完全獨立起來的。早期新文學的推手胡適大力貶低文言舊詩,提倡白話新詩,但他自身仍承認有向宋詩學習的詩作,除他之外,還有許多詩人的詩作皆有古典詩的影子,如廢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中國新詩無論如何發(fā)展,都是在中華文化土地上生根發(fā)芽,汲取了古典詩歌精華,這一事實是不可否定的,也是不可忽視的。
      追溯歷史可見,早期新詩的發(fā)展離不開國外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的推動,他們的學識和視野都經過國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極大拓展。西方詩潮在中國的大力宣揚和廣泛傳播,這背后既有被迫推動的命運之歌,更有詩歌發(fā)展態(tài)勢的必然趨向。留美歸來的胡適對詩歌的構想無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響,以自己的《嘗試集》率先為白話新詩鋪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詩人泰戈爾影響的冰心也推出自己“愛”的代表詩集《繁星》《春水》,為新詩注入新鮮血液。20世紀30年代現(xiàn)代派詩人艾青、卞之琳等人主要受法國象征派詩歌觀念的影響;40年代九葉詩派受西方現(xiàn)代主義影響較大;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朦朧詩與西方現(xiàn)代派的關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發(fā)展依然和西方詩歌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
      接受中國古典詩歌和西方詩歌的影響是新詩自身發(fā)展的一大動力,然而也很可能帶來視野的局限,對這兩者應如何結合和接受所呈現(xiàn)的迷思是新詩一直在摸索與調適的。新詩在古典詩歌的土壤中接受陽光雨露變革舊詩,結合西方詩藝追求新理念,兩者結合從而指向重生,而兩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間的融合和失真狀態(tài),是其不斷追求中所一直呈現(xiàn)的迷思。朱光潛曾指出:“我們的新詩運動正在開始,我們必須鄭重謹慎,不能讓它流產。當前有兩大問題須特別研究,一是固有傳統(tǒng)究竟有幾分可以沿襲,一是外來影響究竟有幾分可以接收。”在不同的時期、文化、社會環(huán)境中,新詩的選擇是不一樣的。龍泉明也曾說:“新詩對傳統(tǒng)與西方的選取,在各個時期,各個詩派與當今詩人那里,常常是有條件的,有其選擇重點的。”
      接受古今中外的詩歌影響是新詩百年來的重要標識,在不同的時期和環(huán)境中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而如何對待這標識所體現(xiàn)的交融迷思卻仍在摸索中,這一自身特點將有待于詩歌的自身呈現(xiàn)和不斷拷問,也有待于在今后的詩歌發(fā)展中得到更多的領悟與解釋。
(摘編自陳西西《新詩的追逐與迷思》)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D
D

A.我國新詩就是將古典詩歌的審美元素與外來詩歌的審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B.我國新詩在發(fā)展中與古典詩歌出現(xiàn)了反叛與背向,因為兩者在本質上就是獨立的。
C.我國新詩早期受到留學國外的知識分子的推動,被迫與西方詩歌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
D.我國新詩一直沒有停止摸索與調試自身應如何將我國古典和西方詩歌結合的問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C

A.首段先寫新詩產生的背景,再提出新詩如何接納古今中外的影響所呈現(xiàn)的迷思的問題。
B.二、三段運用例證分別剖析了影響新詩發(fā)展的兩大因素:中國古典詩歌和西方詩歌。
C.第四段中引用朱光潛和龍泉明的新詩理論,論述了我國新詩追求過程中迷思的成因。
D.末段指出如何對待新詩的迷思仍在摸索之中,呼吁人們深入審視新詩這一自身的特點。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

A.胡適作為早期新文學的助力者,雖然大力貶低文言舊詩,提倡白話新詩,但透過他的詩作還是能讓人看到宋詩的風格。
B.《繁星》的出現(xiàn)為新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閱讀《繁星》,我們也能感受到日本俳句和印度詩人泰戈爾對冰心的影響。
C.不同詩歌流派、詩人在新詩發(fā)展過程中對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詩歌的影響受時間、環(huán)境的影響而表現(xiàn)各不相同。
D.雖然現(xiàn)在我們還不能完全對新詩在中外詩歌影響下體現(xiàn)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認知,但這種認知會越來越豐富。

【答案】D;C;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9 8:0:9組卷:5引用:7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春秋時期,孔子通過總結和反思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遺產,繼承并發(fā)展了古老的“禮”觀念,賦予其新的思想內涵,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起一套以“禮”為核心價值觀念的儒家思想體系。“禮”既是一種社會政治理想,又是一種倫理道德規(guī)范。它通過對人們思想行為的引導、制約和規(guī)范,來維護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與“禮”均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從《禮記》看來,“禮”是高于“仁”的?!抖Y記?曲禮》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由此可見,連“仁”也是以“禮”為依據(jù)的。
          中國古代政治是以“禮”為基礎的政治。“禮”與中國古代政治理念、政治行為和政治制度,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我國古代社會的宗法制度、爵位制度、土地制度及其他各種政治制度,在古代都屬于“禮”的范疇?!岸Y”與法制也有密切關系?!胺ā痹从凇岸Y”,是從“禮”中衍生出來的,《管子?樞言》云:“法出于禮?!薄岸Y”被賦予了強制力便是“法”。“禮”是一種社會道德教化工具,“法”是一種事后的懲罰措施。“禮”和“法”都是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禮”依靠道德教化的方式引導人們別貴賤、序尊卑;而“法”則依靠強制力使人們共同遵守禮的有關規(guī)范。在中國古代國家治理模式中,“禮”與“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對社會秩序發(fā)揮著調節(jié)、約束的功能。許多統(tǒng)治者和政治家還往往以“禮”為依據(jù),進行制度建設或改革。如王莽在建立新朝的過程中,以《周禮》為據(jù),改革諸項制度;西魏末年,蘇綽輔佐權臣宇文泰,依據(jù)《周禮》進行官制改革;宋代王安石也以《周禮》作為其變法的理論依據(jù)。凡此種種,均體現(xiàn)出儒家所倡導的“禮”是中國古代政治的重要特色與基調。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文化中固有的、體現(xiàn)某種價值取向并且持續(xù)發(fā)展的優(yōu)秀的思想樣態(tài)。它既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個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特征。儒家所倡導的“禮”在中華民族精神的塑造、完善過程中,發(fā)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關于“禮”的宗旨,孔子曰:“禮之用,和為貴?!笨鬃佑谩昂蜑橘F”高度概括了“禮”的根本精神。“貴和”的價值取向就是崇尚人與自然、社會及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精神。所以,“禮”的目標,就是通過引導社會各個階層以及有著各種不同價值訴求的人們按照“禮”的規(guī)范和模式,處理和協(xié)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使人們緩解矛盾,和諧共處。儒家倡導的“禮”主張實現(xiàn)“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實現(xiàn)大同理想社會。這種觀念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精髓。數(shù)千年來,中華民族雖然歷經戰(zhàn)亂和分裂,但總體上一直處于“大一統(tǒng)”的政治格局之下,儒家“禮”文化中“貴和”的價值取向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形成的寬容禮讓、謙恭善良、求大同存小異的道德傳統(tǒng),形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調。這種基調的形成,也正是“貴和”的價值取向長期影響的結果。
          在我國數(shù)千年的古代社會發(fā)展進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經濟關系與思想意識的發(fā)展和變遷,儒家所倡導的“禮”不斷地受到沖擊和挑戰(zhàn)。但是,“禮”依然是古代各種制度的理論基礎和價值標準,也是歷代所追求的理想制度模式。不唯如此,儒家禮樂文化的“貴和”價值取向還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
    (摘編自丁鼎《“禮”主導中國古代社會》)(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禮”作為夏商周的文化遺產,經孔子繼承發(fā)展后,逐漸成為中華民族思想體系的核心。
    B.“禮“既是社會的政治理想和倫理道德規(guī)范,也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
    C.“貴和”是“禮”的根本精神,它讓社會有了貴賤之別和尊卑之序,并形成了禮讓傳統(tǒng)。
    D.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為實現(xiàn)社會大同,追求人與人的和睦是為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論證“禮”與“仁”“禮”與“法”的關系時引用了典籍,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B.文章從中國古代政治和中華民族精神兩方面,論述了“禮”對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作用。
    C.作者列舉古代社會進行制度建設或改革的事例,目的是證明“禮”對社會具有調節(jié)作用。
    D.作者在文末指出,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禮”雖受到沖擊,但依然對中華民族有重要意義。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與“法”都能約束人的行為,前者傾向于教化和引導,后者偏向于懲戒和處罰。
    B.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屬于“禮”的范疇,這是有些君王依據(jù)“禮”來改革制度的原因之一。
    C.“禮”的目標是讓各階層的人遵守“禮”的規(guī)范,實現(xiàn)該目標離不開“和”的精神。
    D.民族精神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發(fā)展過程中能不斷完善,“禮”起了重要作用。

    發(fā)布:2025/1/1 4:0:1組卷:3引用:3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題
          中國古代鄉(xiāng)村社會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國人慎終追遠的重要場所,彰顯著“敬宗收族、親親有愛”的禮之精神。禮是有秩序的愛。祠堂以血緣之基,融道德、信仰、禮三者于一體,規(guī)范禮制,聚族祭祀先人,團結族人,表達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在漫長的進程中,以“地緣”關系為依據(jù),以“親族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了宗族--家族共同體,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緣--政治”團體。宋代程頤倡導士大夫階層的宗族祭祀,范仲淹、司馬光等大儒們都在思考著同一個問題,即通過哪種方式重建社會。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禮》,提出了“祠堂”這一名詞,確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以程、朱為代表的士大夫階層確定了家禮構想,目的是復興宗子法,使朝廷有“世臣”。程子所立祭祀之法的本意是,祭祀的主體是士大夫的宗子,不是庶人。一個家族祭祖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個家族由宗子率領祭祀共同的祖先,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現(xiàn)了不設立宗子的“族”。一個同族同姓的村落,盡管沒有“宗”,仍然可以被稱為“宗族”,這個時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緣--社會”團體,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宗族大家族乃至族內小家庭之間的“親親”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這種“親親”的基礎上,通過祭祀共同的祖先,達到凝聚人心,團結族人,互愛互助的效果。這樣,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僅成為人與人之間的人倫共同體,而且成為生者與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體,成為維持社會穩(wěn)定、一統(tǒng)天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與社會功能。
          祠堂祭祀有多種,有季祭、節(jié)祭、生辰祭、忌日祭等,不管豪門或寒族,對祭祀都十分重視,儀式莊嚴,禮節(jié)隆重。祭祀先人是為了教育后人,立約族規(guī)是為了懲治違規(guī)犯律,借祖宗之威,稟祖宗之訓,在一定程度上賦予宗族管理權力的合法性。在祭祀中族長要宣讀族規(guī)和家訓以及族譜,族長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講傳統(tǒng)倫理,告誡和懲罰犯錯子孫。凡做了錯事的族人須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這樣的方式來懲治不良行為。通過祠堂祭祀活動向后人宣講孝悌忠信等倫理道德。祭畢,后輩向前輩行禮,族人之間相互行禮,這樣,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種精神聯(lián)系的紐帶。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家族成員從兒童期起就受長幼之序、孝悌之禮等熏陶。祭祀活動既加強了血緣關系,又強化了家族內部的向心力,從而對族中成員的行為起到榜樣或約束作用,在特定條件下,成為一種群體標準模式,向前人表達崇敬和哀思,為后人樹立效法的楷模。
    (摘編自李玲《祠堂之禮:有秩序的愛》)(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祠堂作為我國鄉(xiāng)村中的禮制性建筑,具有增強宗族血緣聯(lián)系、規(guī)范社會禮制的功能。
    B.祠堂在以血緣為坐標的宗族關系中,通過拜祖敬宗與祭祖收族,從精神上團聚宗族。
    C.宗族通過祭祀活動來達到教育后人的目的,同時合法地管理宗族,懲戒違法子孫。
    D.祠堂可作為本族處理家族內部事務、樹優(yōu)立榜、賞勤罰懶、宣講倫理道德的地方。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宗明義,指出祠堂彰顯著“敬宗收族,親親有愛”的禮之精神,為后文的論述奠定了基礎。
    B.文章第二段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展示了宗族的形成和祠堂的出現(xiàn),闡釋了祠堂祭祀蘊含的精神價值。
    C.文章第三段照應第一段闡述祠堂的功能,從祭祀先人的功能引出強化宗族觀念、團結族人的作用。
    D.文章第三段運用舉例論證闡釋祠堂祭祀活動的內容,指出了祠堂對家族成員的榜樣或約束作用。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中國古代社會有著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所以中國古代鄉(xiāng)村社會都存在祠堂。
    B.族人可以在春節(jié)、清明、冬至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時以及自己生辰之時來祠堂祭祀祖先,重溫家訓。
    C.古代社會宗族擁有一定的社會管理權,所以族人一旦違犯了族規(guī),宗族就可以在祠堂中懲戒。
    D.由于祠堂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時期的產物,所以隨著時代發(fā)展、文明進步,祠堂將會消失。

    發(fā)布:2025/1/1 4:30:2組卷:6引用:1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純粹的、嚴肅的文學走向衰微的時候,我們驚奇地在各種非文學的領域發(fā)現(xiàn)了文學。它的身影已開始更多地出現(xiàn)在攝影、網絡、手機短信之中。
          網絡文學、攝影文學、短信文學等的出現(xiàn),再加上此前的電影文學、電視散文等,這些都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文學借助于現(xiàn)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然而,對于文學的泛化,有人視之為洪水猛獸,大力進行圍追堵截;有人視之為畏途,猶豫徘徊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實,這些都大可不必,縱觀文學發(fā)展的歷史我們便可看到,文學的泛化是文學發(fā)展中的常見現(xiàn)象。
          文學是一門藝術,是表現(xiàn)人類審美屬性的語言藝術,包括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文類。在文學的發(fā)展過程中,文學的內容遵循著審美的要求,不斷地向人生領域的廣度和深度拓展,從發(fā)展變化的社會生活中,從多種多樣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實踐中,尋找、發(fā)現(xiàn)和捕捉新的審美對象,從而形成了文學內容的開放性和變異性。文學的審美屬性使其始終都在尋找和表現(xiàn)新的對象和內容,這就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文學形式為其新的載體。舊的文學樣式因成熟而相對僵化,它會使文學對新的審美對象和內容的表達滯后。所以任何一種新的文學形態(tài)向被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視為非審美領域的方向的開拓,用發(fā)展的眼光看,都預示著一種新的文學樣式、類型的開始。
          但是,文學的泛化一般是指文學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來表現(xiàn)其審美屬性的現(xiàn)象。審美屬性是文學的基本含義,凡是不具備審美屬性的都不能稱為文學。因此,我們還得把文學的泛化與文學審美屬性的弱化,甚至是去審美屬性的非文學化區(qū)別開來。有人說,當前的文學走向了泛化,其理由便是文學的精神資源和思想穿透力貧乏,對人性的關注趨于淡化,很多閑適的、無關痛癢的文字充斥于各種文學期刊。然而,這些現(xiàn)象不能稱為文學的泛化,只能說是某個時期某些文學作品的審美屬性的弱化,也就是說這些作品不是這個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還有那些所謂的廣告文學,它們雖然有時也有曲折的情節(jié),而且引人入勝,但它們是不能被稱為文學的。文學中的審美不帶有直接的功利目的,它具有無功利性,即審美并不尋求直接的實際利益的滿足。也就是說,在文學活動中,無論是作家還是讀者,在創(chuàng)作或欣賞的時候都沒有直接的實際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現(xiàn)實利益。但所謂的廣告文學不是這樣,它有直接的現(xiàn)實功利性,其所有的敘述和描寫都是為了宣傳和推銷其產品,文學在這兒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廣告利用文學的想象和描寫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它本質上是對文學的去審美屬性化,利用的不過是文學的外殼,因此,所謂的廣告文學的出現(xiàn),是不能歸為文學的泛化之列的。相反,無論是攝影文學、網絡文學還是短信文學,它們中的優(yōu)秀作品都會呈現(xiàn)出一個審美形象的世界,都會蘊涵著特殊而無限的意味。
          無論時代怎樣變,無論文學借以棲身的媒介怎樣變,文學總有一點不會變,那就是它的審美內核不會變。擁抱了審美,那才是真正擁抱了文學。
    (1)下列說法,屬于對“文學的泛化”的含義的正確理解的一項是
     

    A.它是指在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純粹的、嚴肅的文學走向衰微時而出現(xiàn)的攝影文學。
    B.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都會呈現(xiàn)出一個審美形象的世界,都會蘊涵著特殊而無限的意味。
    C.它一般是指文學借助于其他媒介或形式來表現(xiàn)其審美屬性的現(xiàn)象。
    D.它是表現(xiàn)人類審美屬性的語言藝術,包括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文類。
    (2)根據(jù)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的內容遵循著審美的要求,不斷地向人生領域的廣度和深度拓展,從而形成了文學內容的開放性和變異性。
    B.當前有很多閑適的、無關痛癢的文字充斥于各種文學期刊,這是文學的泛化的表現(xiàn)。
    C.文學的泛化與文學審美屬性的弱化、去審美屬性的非文學化都有區(qū)別。
    D.審美屬性是文學的基本含義,凡是不具備審美屬性的都不能稱為文學。
    (3)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網絡文學、攝影文學、短信文學及電影文學等的出現(xiàn),表明文學借助現(xiàn)代科技媒介走向了泛化。
    B.無論是作家還是讀者,在文學活動中都沒有直接的實際目的,不企求直接得到現(xiàn)實利益。
    C.廣告文學有直接的現(xiàn)實功利性,文學只不過是一種工具,因此,廣告文學的出現(xiàn),是不能歸為文學泛化之列的。
    D.無論是攝影文學、網絡文學還是短信文學,它們都會呈現(xiàn)出一個審美形象的世界,都會蘊涵著特殊而無限的意味。

    發(fā)布:2025/1/1 4:0:1組卷:25引用:3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