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短文,完成下列各題。
讀永恒的書      ①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是通過各種物質(zhì)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們?nèi)粘5木窕顒又校x書便占據(jù)著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關(guān)注精神生活的人會對書籍毫無興趣?!拔覔湓跁?,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高爾基說的這句話,非常貼切地表明了這一點。
      ②然而,古今中外的書不計其數(shù),該讀哪些書呢?從精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我們也許可以極粗略地把天下的書分為三大類。一是完全不可讀的書,這種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啟示、藝術(shù)的欣賞或有用的知識。在今日的市場上,這種以書的面目出現(xiàn)的假冒偽劣產(chǎn)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讀可不讀的書,這種書讀了也許不無益處,但不讀卻肯定不會造成重大損失和遺憾。世上的書大多屬于此類。我把那些專業(yè)書籍也列入此類,因為它們只對有關(guān)專業(yè)人員才可能是必讀書,對于其他人卻是不必讀的書,至多是可讀可不讀的書。三是必讀的書。這類書每一個關(guān)心人類精神歷程和自身生命意義的人都應該讀,不讀便會是一種欠缺和遺憾。
      ③應該說,這第三類書在書籍的總量中只占極少數(shù),但絕對量仍然非常大。它們實際上是指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謂經(jīng)典名著。這些偉大作品不可按學科歸類,不論它們是文學作品還是理論著作,都必定表現(xiàn)了人類精神某些永恒的內(nèi)涵,因而具有永恒的價值。在此意義上,我稱它們?yōu)橛篮愕臅?。要確定這類書的范圍是一件難事,事實上不同的人就此開出的書單一定有相當?shù)某鋈?。不過只要開書單的人確實有眼光,就必定都會選中一些最基本的好書。例如,他們決不會遺漏掉《論語》《史記》《紅樓夢》這樣的書,柏拉圖、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這類作家的著作。
      ④在我看來,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讀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讀了,而在于要有一個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書不讀。有了這樣的信念,即使你讀了許多并非最好的書,你仍然會逐漸找到那些真正屬于你自己的最好的書,并且成為它們的知音。事實上,對于一個具有獨特個性的追求的人來說,他的必讀書的書單絕非照抄別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形成的,這個書單本身也體現(xiàn)著他的個性。正像羅曼?羅蘭在談到他所喜歡的音樂大師時說的:“現(xiàn)在我有我的貝多芬了,猶如已經(jīng)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樣,一個人對他所喜愛的歷史人物都應該這樣做。”
      ⑤費爾巴哈說,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這句話是對的。從一個人的讀物大致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位。一個在閱讀和深思中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只讀明星軼聞和兇殺故事的人,他們當然有著完全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天下好書之多,一輩子也讀不完,我們豈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費在讀無聊的東西上。(作者:周同平)
(1)第①段畫線的句子意在說明。
(2)作者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永恒的書?
(3)第⑤段“人就四他所吃的東西”的含義是什么?
(4)縱觀全文,作者對讀書提出了哪些建議?
(5)好作品往往會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記憶。請寫出你讀過的一本好書的書名或一篇好文章的篇名(課內(nèi)外均可),并談談你從中獲得的思想啟迪。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6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不求甚解      ①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但是,盲目地反對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_____”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③應該承認,好讀書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讀書或者不喜歡讀書,那么,無論說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無意義了。因為不讀書就不了解什么知識,不喜歡讀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書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讀書,這才有起碼的發(fā)言權(quán)。真正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慢慢了解書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讀懂所有的書,特別是完全讀懂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誰也不敢這樣自信。而讀書的要訣,全在于會意。對于這一點,陶淵明尤其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
          ④這樣說來,陶淵明主張讀書要會意,而真正的會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說不求甚解了。可見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義,有兩層:一是表示虛心,目的在于勸誡學者不要驕傲自負,以為什么書一讀就懂,實際上不一定真正體會得了書中的真意,還是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只是不求甚解為好;二是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這兩層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們好好體會。
          ⑤列寧就曾經(jīng)多次批評普列漢諾夫,說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而實際上對馬克思的著作卻做了許多曲解。我們今天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jīng)典著作,也應該抱虛心的態(tài)度,切不可以為都讀得懂,其實不懂的地方還多得很哩!要想把經(jīng)典著作讀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確地用來指導我們的工作,還必須不斷努力學習。要學習得好,就不能死讀,而必須活讀,就是說,不能只記住經(jīng)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須理解經(jīng)典著作的精神實質(zhì)。
          ⑥在這一方面,古人的確有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諸葛亮就是這樣讀書的。據(jù)王粲的《英雄記鈔》說,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學讀書,“三人務于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看來諸葛亮比徐庶等人確實要高明得多,因為觀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識更廣泛,了解問題更全面。
          ⑦當然,這也不是說,讀書可以馬馬虎虎,很不認真。絕對不應該這樣。觀其大略同樣需要認真讀書,只是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為某一局部而放棄了整體。
          ……
          ⑧經(jīng)驗證明,有許多書看一遍兩遍還不懂得,讀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書讀了前面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讀到后面才豁然貫通;有的書昨天看不懂,過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經(jīng)看懂了,其實不大懂,后來有了一些實際知識,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1)請在第②段橫線上準確填寫《五柳先生傳》中的相關(guān)語句。
    (2)第⑥段說,“亮獨觀其大略”,請簡要談談你對“觀其大略”的看法。

    發(fā)布:2024/12/26 23:30:2組卷:0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列各題。
    間歇性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
    蘆屋主人
          有個國外的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客戶,他給我打電話,說客戶想親自過來考察。他還說,你的英文應該很好了吧,記得你以前一直在學。
          聽得我慚愧得想找個縫鉆進去。
          說起我的學英語之路,那是真的從沒放棄過,直到現(xiàn)在還在學著,算起來,也有十幾年了。
          從大學畢業(yè)起,為了提高口語,我報了無數(shù)個培訓班。記得當時白天上班,晚上還頂著呼呼寒風,手上抓著食物,走在人行橋上,匆匆趕去學英語,可以說很努力了。只是后來和健身一樣,總有一段時間會停下來。
          如果說沒有一點進步也不是,確實進步了,從以前的入門到現(xiàn)在的初級階段,我能用口語簡單交流了,但這么一點進步居然用了十幾年時間,浪費了多少時間和金錢。
          如果,我當初一直堅持下來,每天一點點,哪怕只是每天幾個單詞硬背下來,現(xiàn)在也該有一萬多的詞匯量了。朋友打電話來,我也就能很自豪地馬上答應他了,可惜沒有如果。
          真正的努力就是不間斷地、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直到把它做好做精。
    (摘自《今日文摘》2019年第11期)
    (1)為什么“我慚愧得想找個縫鉆進去”?
    (2)同學們圍繞“努力”展開討論,有人認可作者的觀點,有人認為只要努力了就可以。請寫一段文字表明你的觀點并加以闡述。
          寫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某種觀點,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

    發(fā)布:2024/12/6 21:0:1組卷:15引用:5難度:0.7
  • 3.閱讀下文,完成后面小題
    學會與自己相處      ①社會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對如何與自己相處。哲學家芝諾曾被問及“誰是你的朋友”。他說:“另一個自我?!睂W會與自己相處,其實就是找到另一個自己--把腳步放慢,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去觀察、去思考,成為一個能夠充滿智慧的人。
          ②現(xiàn)實中,有些人習慣于gōngchóu交錯、熙來攘往,一旦一個人獨處就變得快要窒息、難以忍受;一些人有時也想安靜下來給自己“充充電”,思考關(guān)于工作或人生的問題,但總是擋不住喧囂與世俗的誘惑,像旋轉(zhuǎn)的陀螺一般總也停不下來。長此以往,只會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業(yè)績陷入“雙低谷循環(huán)”。
          ③學會與自己相處,不是追求寂寞、封閉自我,更不是對自身的交往能力設(shè)限,而是讓自己的心靈變得祥和安寧,心境變得清澈如水,在沉潛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回溯歷史,李時珍寫《本草綱目》用了27年,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用了34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用了27年,馬克思寫《資本論》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沒有獨處時的思考,這些成就是很難取得的。如今,在一些發(fā)達國家,不少年輕人會選擇給自己安排一個“間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對安靜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規(guī)劃未來。因此,我們在學習與社會打交道的同時,也應學會與自己相處,葆有享受獨處的積極心態(tài)。
          ④與自己相處,前提是保持高尚的價值追求。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選擇。應當自覺校準人生坐標,培養(yǎng)自省、敬畏、慎獨意識,通過對生命的深邃思考、高尚的價值追求,排除外界紛擾對內(nèi)心的侵襲。提升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關(guān)鍵在于養(yǎng)成不斷學習的良好習慣。知識是提升修養(yǎng)的精神食糧,應當善于把零星的時間“焊接”起來,以永不滿足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習,不斷用新知識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用知識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虛、意志消沉。激發(fā)與自己相處的智慧,貴在增強直面現(xiàn)實的思辨能力。與自己相處并非與世隔絕、離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應當以思辨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準現(xiàn)實問題,努力獲得更多規(guī)律性認識。
          ⑤一個民族,總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學會與自己相處、享受與自己相處,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嘗試。我們與其在喧囂中消耗光陰,不如借助與自己相處延伸生命、蓄積力量。
    (1)看拼音寫漢字:
    gōng chóu
     
    交錯
    (2)“學會與自己相處”在文中的意思是
     
    。
    (3)以下這段文字在文中最恰當?shù)奈恢檬?!--BA-->
     

          人生之路,精彩也罷,平淡也罷,總要路過一段段不同的風景。善于與自己獨處,可以說是一種思想境界、能力素養(yǎng),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與自己相處的能力并   非天然可以習得,需要有針對性地勤加磨礪,不斷鍛造個人的意志品質(zhì)。
    A.①②段之間
    B.②③段之間
    C.③④段之間
    D.④⑤段之間
    (4)有人認為第③段中李時珍、徐霞客等人的事例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你認為是否適合?說說你的看法。

    發(fā)布:2024/11/9 8:0:6組卷:51引用:1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