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七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菁優(yōu)網(wǎng) 更新中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chǔ)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252 更新:2025年01月10日
菁優(yōu)網(wǎng) 已完結(jié)
中考模擬 分類匯編 專項突破
瀏覽次數(shù):3322 更新:2024年12月31日
  • 131.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無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3 17:30:2組卷:123引用:3難度:0.9
  • 132.閱讀下列名著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行者道:“怎么變么?”高老道:“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后來就變做一個長嘴大耳朵的呆子,腦后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喜得還吃齋素,若再吃葷酒,便是老拙這些家業(yè)田產(chǎn)之類,不上半年,就吃個罄凈!”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备呃系溃骸俺赃€是件小事,他如今又會弄風,云來霧去,走石飛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鄰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蘭小女關(guān)在后宅子里,一發(fā)半年也不曾見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個妖怪,要請個法師與他去退,去退?!毙姓叩溃骸斑@個何難?老兒你管放心,今夜管情與你拿住,教他寫了退親文書,還你女兒如何?”高老大喜道:“我為招了他不打緊,壞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親眷。但得拿住他,要什么文書?就煩與我除了根罷?!毙姓叩溃骸叭菀?,容易!入夜之時,就見好歹。”
          老兒十分歡喜,才教展抹桌椅,擺列齋供。齋罷將晚,老兒問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隨?趁早好備?!毙姓叩溃骸氨魑易杂??!?br />(選自《西游記》)(1)行者與高老談及的人是:
     
    ;行者的兵器是:
     
    。
    (2)行者與高老談及的那個人有什么本領(lǐng)?
    (3)后來,情節(jié)發(fā)展成怎么樣?請結(jié)合原著作簡要概括。

    發(fā)布:2024/12/13 16:30:8組卷:226引用:4難度:0.7
  • 133.下列各項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3 14:30:1組卷:54引用:2難度:0.8
  • 134.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問題。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夜雨寄北》中,“期”“巴山夜雨”兩次出現(xiàn),韻律回環(huán)往復,背造了時空交錯的意境,達到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
    B.《秋思》開頭的“見”字平淡卻富有意蘊。無形的秋風使城內(nèi)花木凋落,游子滿目凄涼,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油然而生。
    C.《夜雨寄北》中的“寄”和《秋思》中的“書”都表明他們身在異鄉(xiāng),兩首詩都是在書信中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D.《夜雨寄北》前兩句由一問一答,寫到眼前景色,寓情于景;而《秋思》前兩句則緊承“見秋風”敘事,寓情于事。
    (2)兩首詩最后兩句在表現(xiàn)手法上各有特色,請簡要分析其不同之處。

    發(fā)布:2024/12/13 13:0:2組卷:343引用:4難度:0.6
  • 135.蘇區(qū)少年先鋒隊的職責之一是在后方檢查路上的旅客,看他們有沒有通行證?!淼聭迅嬖V我,有一次幾個少年先鋒隊隊員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證,聲言沒有通行證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懷,”他說,“通行證就是我寫的?!?br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們也不管,”年輕的懷疑者說,“你總得有一張通行證?!?br />少年先鋒隊隊員后來是在什么情況下才放行彭德懷的?這體現(xiàn)了他們什么形象特點?

    發(fā)布:2024/12/13 13:0:2組卷:202引用:17難度:0.9
  • 136.名著閱讀。(任選一題作答)
    吳承恩《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有許多神奇之處。請從下列提示中任選一個,簡述其相關(guān)故事情節(jié)。
    ①發(fā)現(xiàn)“水簾洞”②獲取“金箍棒”③煉就“火眼金睛”

    發(fā)布:2024/12/13 12:30:2組卷:156引用:12難度:0.7
  • 137.古往今來,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追求,有信仰,滋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請從以下名著中任選一部,結(jié)合書中人物的相關(guān)故事,談談作品中人物的信仰。
    A.《海底兩萬里》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C.《紅星照耀中國》

    發(fā)布:2024/12/13 10:0:2組卷:183引用:9難度:0.7
  • 138.城旁的老樹
    馬西米利亞諾?弗雷扎托
          ①很久以前,有一座小山丘,微風輕輕拂過山頭。山頭有一棵老樹,還有一座破舊不堪的城堡。沒有人知道,他們已經(jīng)存在多久了。城堡里蔓延著無盡的回憶,老樹就坐在那里,微笑著俯瞰山下的世界。
          ②一天,一只老鼠顫巍巍地跑到樹下,“嗖”地躲進老樹濃密的樹根間。緊接著,一只老鷹扇動著巨大的翅膀掠過樹頂。老鼠得救了。這時他發(fā)現(xiàn),樹根下有什么金燦燦的東西。
          ③“好美的王冠啊!”老鼠心想,“是我的了?!?br />      ④許多年后,老鼠又回來了。這時的他,已經(jīng)成了鼠王。他對老樹說:“我現(xiàn)在是國王了,你所在的這片土地是屬于我的。我喜歡這兒,我要在這里重建一座城堡!”
          ⑤老樹沉默不語。
          ⑥鼠王興高采烈,開始建造他的城堡。沒過多久,雄偉堅固的城堡建成。城上旗幟飄揚,城下衛(wèi)兵重重。
          ⑦鼠王威風凜凜,再也不似當年那般膽小柔弱??墒撬恢?,這片土地也曾被另一位國王占領(lǐng)過。
          ⑧有一天,蟾蜍國王騎著他的坐騎,來到這座宏偉的城堡下。他對著鼠王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來的強盜?競敢踐踏我的土地!趕快離開這里,否則我就向你宣戰(zhàn)!
          ⑨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墻上大吼:“我現(xiàn)在誰都不怕。別說是你,就是老鷹來了,我也不怕!”
          ⑩于是,老鼠國和蟾蜍國之間開戰(zhàn),兩個國家的子民紛紛加入。戰(zhàn)爭很殘酷,整座山都在顫抖。
          ?很快,秋天來了,但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鼠王向老樹下達命令:“我要你把所有果實拿出來,分給我的將士們吃。如果他們吃不飽,這場仗我們是贏不了的?!?br />      ?老樹沉默著,一句話也沒說。
          ?漫長的冬天來了。刺骨的嚴寒像一把利劍。鼠王非常擔憂,向老樹提出要求:“我需要你的樹枝,給我的將士們燒火取暖。不然,這場仗我們就輸了?!?br />      ?老樹依舊沉默。
          ?春天終于來了,鼠王也迎來了勝利。他又來到老樹面前,提出最后的要求:“我們打敗了那群蟾蜍!我們要好好慶祝一番!我要把你點燃,做篝火。”
          ?老樹還是一句話也沒說。他在沉默中被老鼠們點燃,沒有哭泣,也沒有嚎叫。
          ?那晚,老鼠王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慶功宴,鼠王得意洋洋,享受著勝利的喜悅。
          ?第二天,太陽遲遲沒有露面。整個天空,像是被一個大斗篷遮住,灰蒙蒙的。原來是老樹燃燒后化成的灰燼?;覡a猶如千萬只翅膀,乘著風,一點一點遮蔽了天空。
          ?直到一百年后,太陽的光芒才再次照耀大地。然而,老鼠王國早已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座殘破的城堡,一頂古老的王冠,還有一株新生的樹苗。
    (有刪改)(1)下面是老樹講的故事,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將故事補充完整,
    ①很久以前,有一只老鼠為了躲避老鷹的追捕,躲到了我的根下,發(fā)現(xiàn)了王冠。
    ②后來啊,
     

    ③再后來,
     

    ④一百年后,老鼠王國早已不存在,我又獲得了新生。
    (2)請任選角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他對著鼠王憤怒地喊道:“你是哪里來的強盜?竟敢踐踏我的土地!趕快離開這里,否則我就向你宣戰(zhàn)!”
    鼠王站在高高的城墻上大吼:“我現(xiàn)在誰都不怕。別說是你,就是老鷹來了,我也不怕!”
    (3)文中多次出現(xiàn)“老樹保持沉默”這一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
    (4)寓言是寄托道理的故事,往往批判了某種社會現(xiàn)象或某一類人物,讓讀者通過反思獲得啟迪。閱讀本則寓言,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聯(lián)系社會生活,談談你獲得的啟示。

    發(fā)布:2024/12/13 8:0:13組卷:136引用:2難度:0.3
  • 13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①在中國,幾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話講得明白:“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弊骷依仙嵘踔琳f:“我不知道戒了茶還怎樣活著,和干嗎活著?”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喝茶有學問,種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講究,而且其中還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經(jīng)濟、文學、美學、植物等方面的知識。茶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傳說中的神農(nóng)氏親嘗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虧喝茶才解了毒。這件事在漢代《淮南子》一書中即有記載。到了晉代,喝茶蔚然成風,唐代則成為喝茶的鼎盛期,出現(xiàn)了茶圣陸羽撰寫的《茶經(jīng)》,這部書距離今天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而茶樹在我國有一個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過程,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發(fā)現(xiàn)了野生大茶樹,據(jù)說云南鎮(zhèn)沅縣千家寨的一株樹齡有2700年。在這段漫長的歲月中,有關(guān)茶的詩文、書畫、歌舞不勝枚舉。
          ③弘揚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類社會趨于和諧??茖W飲茶,藝術(shù)品茶,不僅可以解渴、提神,還能“凈化心靈”。
          ④喝茶其實是在練內(nèi)功,使人內(nèi)心變得寧靜。人們在喝酒時往往觥籌交錯,你勸我推,那種喧囂之形、張揚之態(tài),容易讓人亂了心性。而品茶時神清氣爽,心氣平靜,樂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來。
          ⑤喝茶有助于養(yǎng)成簡樸的品質(zhì)。古代雖然有“茶貢”,但茶不是權(quán)貴的專寵,而是尋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廣東、揚州等地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茶館,人們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點,就是一種生活的享受??箲?zhàn)時期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宿舍少桌椅,圖書館缺座位,很多學生就在茶館里“窮泡”。他們有些論文、著作就是在茶館誕生的?,F(xiàn)在每年春節(jié)政府舉行團拜,也是清茶一杯,縱談國事,呈現(xiàn)出一股廉政清風。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數(shù)盅清茶,幾碟茶點,推心置腹,氣氛溫馨,可以化解矛盾,增進緣分。在舊中國,一些地方的人發(fā)生沖突,常到茶館“吃講茶”。“講”就是評理。沖突雙方各自陳述立場,中間人調(diào)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頓時化干戈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葉充當?shù)木褪侵型馕幕涣鞯挠押檬拐摺V袊遣枞~的故鄉(xiāng),明代鄭和下西洋,把茶葉作為國禮贈送友邦,增進了國與國的友誼。1607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從澳門、廈門、嶺南收購茶葉,銷往歐美各地,形成了當今各國獨具特色的茶文化,體現(xiàn)出文化的多樣性和融合性。當今全世界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超過20億人飲茶,人均每年茶葉的消費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愛爾蘭、英國、科威特。茶葉作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1)從全文看,作者圍繞“茶”介紹了哪三方面的內(nèi)容?
     

     

     

    (2)下列對選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引用老舍的話是為了突出強調(diào)在中國喝茶是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事情,引出說明對象。
    B.第⑥段中“化干戈為玉帛”在文中的含義是“喝茶能化矛盾沖突為彼此和睦”。
    C.全文運用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來說明茶文化。
    D.在我國古代,只有宮廷權(quán)貴才以喝茶為享受,平常百姓只是用茶解渴而已。
    (3)文中④⑤⑥三段都是說明茶的影響力,它們之間的順序可否更改?請說說你的看法。

    發(fā)布:2024/12/13 4:30:1組卷:54引用:4難度:0.6
  • 14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內(nèi)的標點符號,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孔子非常喜歡自己的學生顏回。有一次,他問子貢:“你與顏回,誰強?”子貢謙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顏回呢□他聽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聽了一件事,才能推知兩件。”孔子點點頭,笑著說:“你不如他,我與你都不如他□

    發(fā)布:2024/12/13 4:30:1組卷:594引用:19難度:0.9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