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九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更新中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1531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已完結
開學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265 更新:2025年02月06日
  • 451.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句子,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br />      哲學,一門深奧晦澀的學科;兒童,一個直接簡單的群體。這兩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認為:兒童天生就是哲學家。
    ①不少大人都對哲學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沒辦法學。
    ②而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愛提問的兒童無時無刻不表現(xiàn)出一種“愛智慧”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聽到“兒童哲學”這個名詞時,都覺得不可思議。
    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和大多數(shù)對世界司空見慣、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兒童離哲學要近得多。
    ⑤實際上,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就是對智慧的熱愛與追求。

    發(fā)布:2024/11/22 19:30:1組卷:632引用:21難度:0.8
  • 452.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列各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今日聽君歌一曲”中的“君”是指
     
    (人名)。
    (2)下列“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項是
     

    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趕舊人。
    D、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發(fā)布:2024/11/22 17:0:1組卷:335引用:3難度:0.5
  • 453.1978 年以后,艾青的詩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選擇下面不屬于他這一時期詩歌特點的一項( ?。?/h2>

    發(fā)布:2024/11/22 14:30:2組卷:330引用:16難度:0.9
  • 454.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下列各題。
    爺爺?shù)狞S豆
    王瓊華
          爺爺是染布的。他愛吃黃豆出了名。
          在鎮(zhèn)子西頭,爺爺十七歲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幾口大染鍋。這吃飯的手藝是“偷”來的。爺爺從小喜歡跑進大染坊找老板的兒子玩耍。有時老板的兒子跟私塾先生念書,爺爺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著熱氣騰騰的大染鍋。爺爺蹲著看染布時,就從兜里摸出幾粒炒熟的黃豆塞到嘴里嚼,這樣一蹲就是一兩個時辰?!按艄?!”染布師傅往往這么笑話爺爺。當爺爺染出第一鍋布時,大家才知道爺爺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災,爺爺架起幾口大鍋開始染布。開業(yè)那天,鎮(zhèn)子里所有人都聽到爺爺一邊敲鑼一邊喊話,開張頭半個月染布不收錢,染壞了一賠二。爺爺沒錢請幫工,自己把麻繩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黃豆往嘴巴里一塞,一邊香甜地嚼著,一邊攪動大染鍋。當爺爺嚼完三四把黃豆時,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襯著爺爺額頭的汗珠,沉穩(wěn)得像傍晚襲來的夜幕。
          后來,爺爺?shù)募妓囋絹碓骄?,生意越做越大。于是,成了?zhèn)子里最大的染坊。那名聲像染布匠拿攪鍋棍敲鍋一樣,咣咣當當響得很。在嚼著一把又一把黃豆時,爺爺兜里也開始響著咣咣當當?shù)你y元聲。
          有了錢,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幾把黃豆,還娶了奶奶。
          在我的記憶里,爺爺一談到自己就笑呵呵,一談到父親就唉聲嘆氣。
          閑時,爺爺經(jīng)常是一邊慢慢地嚼著黃豆一邊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說,父親是一個“倒錢筒”。父親是爺爺?shù)莫毭?,奶奶寵著他,慣著他。聽爺爺說,父親才十歲,就開始進大煙館。沒錢,就賒賬。煙館老板拿著賒賬本來討錢時,爺爺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親就像一棵荒野的樹那樣瘋長。
          我十歲那年,三天三夜,父親跟人賭輸了。大染坊被抵了賭債。那一天爺爺沒有嚼他的黃豆,唉聲嘆氣,一臉烏云。
          搬出大染坊時,爺爺習慣性地掏出黃豆,遲疑了一下,爺爺這回沒有把黃豆塞進嘴巴,而是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
          沒幾年,爺爺病得不行了。父親依然整天不著家,爺爺?shù)陌参V皇撬吂芜^的一陣微風。
          臨終前的那個晚上,爺爺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著一個小布袋,打開來,是些黃豆?;璋档臒艄庀?,豆子顯得金燦燦的,爺爺說,這輩子只剩下這點黃豆了。他的聲音很輕,連他旁邊油燈的火苗都沒有動一下。他顫巍巍地拈出一顆豆子,習慣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黃豆太硬還是爺爺老了,牙口不行,他沒嚼動,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嘆嘆氣,說這輩子就愛這黃豆,人走了帶上它,也算來這世上留個念想。他慈愛地對我說,如果你長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爺爺這里來拿這黃豆吃。不過,你要是爭氣,最好就別來擾我了。他語氣中滿是沮喪。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點了點頭。
          第二天早晨,爺爺走了,手里緊緊攥著那小袋嚼不動的黃豆。鄰居幫忙葬了爺爺后,父親才回來。沒人怪他,他在鄰里眼中只是一個能夠看得見的影子。
          父親長號著,聲音凄厲,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為什么哭。整整兩天兩夜,他雇了好幾個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連瓦背也全掀掉了,還是沒有找到傳說中爺爺那幾坨金子。他瘋了。
          后來,一個金匠跟我說爺爺確實有幾坨金子。不過,爺爺臨終前偷偷讓他把它們打成了一顆顆金珠子。
          我驀然明白,爺爺那小袋黃豆是什么了。爺爺給我留了一筆活命錢。
          這筆活命錢,我一直沒有拿,爺爺給予我的財富遠比那些金珠子還要金貴。
          現(xiàn)在我有了自己的企業(yè),人們稱我是什么“著名企業(yè)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會上,我說了,死后捐出全部財產(chǎn)。
          為什么這么做?有記者問我,我一時語塞,眼前浮現(xiàn)出爺爺那小袋最后的黃豆。
    (根據(jù)王瓊華《最后一碗黃豆》刪改)(1)下列對這篇小說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敘事,敘寫了祖孫三代人的人生故事,語言平實,感情真摯,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清晰。
    B.小說中的“父親”賭錢輸?shù)羧痉?,“爺爺”搬家那一天“沒有嚼他的黃豆”,表現(xiàn)了“爺爺”對生活徹底絕望的心情。
    C.小說中的“我”明明知道金珠子在哪里,但他堅決不取用,這與“父親”的所作所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D.作者綜合運用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手法,尤其擅長于捕捉典型的細節(jié),將人物個性刻畫得鮮明突出。
    (2)小說中畫橫線的語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從結構和內(nèi)容兩方面加以分析。
    (3)結合全文,請簡要分析“爺爺”的個性特征。
    (4)小說中說“爺爺給予我的財富遠比那些金珠子還要金貴”,“爺爺給予我的財富”具體指的是什么?請寫兩條你讀這篇小說所收獲的人生感悟。

    發(fā)布:2024/11/22 14:0:2組卷:975引用:15難度:0.3
  • 455.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培育深入人心的規(guī)則意識
          ①飛機上,有乘客把腳放在小桌板上,被乘務員勸阻后卻指責機艙管理不夠人性化;一人騎電動車間紅燈與正常行駛的出租車發(fā)生刮蹭,未受傷的情況下竟索要高額賠償;小區(qū)門口,未拴牽引繩的寵物狗嚇到孩子,媽媽趕狗保護孩子,反遭狗主人拳打腳踢……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引人深思:為什么規(guī)則會被無視?
          ②有時,矛盾、誤會乃至風險,常源于對規(guī)則的漠視。有的人在公共場所高聲喧嘩,沒意識到“自己聲音大會影響他人”,稍加提醒還能改正;但也有人屬于“明知故犯”,規(guī)則于自己有利就遵守,規(guī)則妨礙了自己就破壞;更有甚者,認為守規(guī)則是笨拙、遷腐、怯懦,繞過規(guī)則得了便宜,才顯得聰明、靈活、有本事。
          ③在現(xiàn)代社會的文明肌體中,規(guī)則就是筋和骨。在傳統(tǒng)熟人社會,人的流動性不強,熟人之間的評價,構成了“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的標準。在現(xiàn)代社會,人的流動性強,“住了三年沒跟鄰居說過一句話”也不鮮見。這樣的“陌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需要明確的規(guī)則來協(xié)調(diào)彼此關系,定義“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比如“樓道里不能堆放雜物”“不準高空拋物”等等。只有規(guī)則才能成為現(xiàn)代社會正常運轉(zhuǎn)的“潤滑劑”,也只有通過培育人們的規(guī)則意識和守則能力,才能推動我們的社會向著有序、文明的方向挺進。
          ④不遵守規(guī)則就要付出“代價”,是督促人們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動力。絕大多數(shù)人對法律令行禁止,是因為知道違反法律的嚴重后果。但法律只是規(guī)則的一種。為什么有行人看到紅燈亮起,仍不假思索地闖過去?為什么有人敢于“碰瓷”,信奉“按鬧分配”的歪理?為什么有的商家在經(jīng)營時不給客戶正式發(fā)票和服務費用明細?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違反規(guī)則的代價不高,有時候還能占“便宜”。這樣的苗頭不剎住,也會影響全社會對規(guī)則的敬畏。對整個社會來說,無論是行業(yè)規(guī)則,還是公司章程、核規(guī)校紀,恰恰是那些“軟規(guī)則”的落實情況,展現(xiàn)著文明的水準與素質(zhì)的高低。
          ⑤不守規(guī)則的代價需要提高,守規(guī)則的意識則需要深入人心。不久前,一位警察在給違規(guī)車輛開罰單時,發(fā)現(xiàn)6歲的孩子正在“教育”違規(guī)的父親:“我爸該罰,喊他停在停車庫他不聽,到處亂停車,就要處罰他?!庇仔〉暮⒆硬灰欢ǘ眠`規(guī)的“代價”,但卻從心底里認同“守規(guī)則才是對的”。
          ⑥無論技術怎樣進步、社會如何發(fā)展,規(guī)則都是“基礎設施”。用實際行動捍衛(wèi)我們的規(guī)則文明,就是在點亮你我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選自2018.11.14《人民日報》有刪改)
    (1)概括文章的主要觀點。
    (2)下列對文章結構層次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第③段中加點詞語“潤滑劑”指什么?有何作用?
    (4)第④段和第⑤段的順序能否調(diào)換?為什么?
    (5)以下材料如果作為本文論據(jù),應放在哪一段?請簡述理由。
          近日,一女車主在西安某4S店購買一款奔馳車,車未開出店門就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漏油,車主歷時半個月與4S店多次維權無果?!白诒捡Y車蓋上哭泣”的車主又曝出被銷售人員誘導貸款買車、加收1.5萬“金融服務費”且并無發(fā)票問題,引來全民圍觀并申討。中國銀保監(jiān)會高度重視,已要求對奔馳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違規(guī)收取金融服務費等問題開展調(diào)查。受此事件影響,汽車板塊整體受挫,市值一天蒸發(fā)137億元。
    (摘自4.17《今日頭條》)

    發(fā)布:2024/11/22 13:30:1組卷:89引用:2難度:0.7
  • 456.將“忽然”、“居然”、“茫然”、“突然”、“顯然”填寫在橫線上。
    ①但它竟然在一天早上,
     
    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
    ②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點來,他也會像他的兒子一樣
     
    地對前方感到
     
    和恐懼,從而也會打消離開油麻地的主意。
    ③當杜小康回頭一看,已經(jīng)不見油麻地時,他
     
    對父親說:“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
    ④父親
     
    也是有所慌張的。

    發(fā)布:2024/11/22 12:30:1組卷:125引用:3難度:0.7
  • 457.閱讀下列詩歌,完成各題。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萬年的巖石里
    你的年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巖石的更大
    你從什么時候沉默的
    從恐龍統(tǒng)治了森林的年代
    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
    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里了么?
    死?不,不,我還活著
    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選自艾青詩集《煤的對話》)
    (1)這首詩的意象是什么?其有什么特點?
    (2)這首詩通過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意象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聯(lián)系《艾青詩選》整本書內(nèi)容,請你舉例說說《艾青詩選》全詩有哪幾個主題。

    發(fā)布:2024/11/22 11:30:1組卷:358引用:3難度:0.6
  • 458.文文同學讀了《水滸傳》后搜集了一些關于水滸英雄的對聯(lián),請你幫助寫出對應的人物。
    ①百步穿楊比李廣,一繩懸柳陪宋江—
     

    ②提斧殺人存孝義,砍旗扯詔為弟兄—
     

    ③滿心草莽難剃度,一生屠戮終成佛—
     

    發(fā)布:2024/11/22 10:0:2組卷:127引用:1難度:0.5
  • 459.實踐活動。
          為了響應“世界讀書日”“全民閱讀”的號召,某校開展了“我愛文學”讀書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
    (1)【全民閱讀】如果你是校報小記者,請你根據(jù)以下新聞報道為??唸髷M寫一句話新聞。(不超過30字)
    2017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讀書日”,為培育“多讀書、讀好書”風尚,在裝扮的美輪美奐的賀州廣場,賀州市舉行了“全民閱讀”啟動儀式。據(jù)悉,本次活動的目的是順應人民群眾對閱讀生活的新期待,號召進一步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努力改善全社會閱讀條件,大力培育“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讓群眾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開卷有益】如果你是“我愛文學”讀書活動的組織者,你如何從“開卷有益”的角度,呼吁同學們積極參與本次活動?
    (3)【書香傳遞】在央視《朗讀者》欄目里,導演陸川朗讀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是獻給自由奔跑的圣靈,演員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的《寫給母親》是獻給堅強生活的媽媽,我讀的
     
     
    是獻給
     
    。

    發(fā)布:2024/11/22 9:30:1組卷:63引用:4難度:0.7
  • 460.文言文閱讀。
          唐劉舍人蛻,桐廬人。早以文學應進士舉,其先德戒之曰:“任汝進取,之與達,不望于汝。吾若沒后,慎勿祭祀?!?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乃乘扁舟以漁釣自娛,竟不知其所適。紫微歷登華貫,出典商于,霜露之思,于是乎止。臨終亦戒其子,如先考之命。蜀禮部尚書纂,即其息也,嘗與同列言之。
          君子曰:名教之家重于喪祭。劉氏先德是何人斯?同隱逸之流,何傷菽水之禮?紫微以儒而進,爵比通侯,遵乃父之緒言,紊先王之舊制,以時之敬,能便廢乎?大彭通人,抑有其說,時未也。
    (選自宋?孫光憲《北夢瑣言》)【注釋】①先德:代稱別人的父親。②紫微:代劉蛻。唐開元元年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舍人為紫微舍人。華貫:顯要的行列。③商于:古地區(qū)名,在今商州。④霜露之思:指對父母或祖先的懷念。⑤纂:劉蛻之子。⑥息:兒女。⑦菽(shū)水之禮:晚輩對長輩供養(yǎng)的禮節(jié)。
    (1)下面是兩位同學的討論,請你根據(jù)文意,將對話補充完整。
          小語:小文,這篇文言文我讀起來有點困難,請你幫忙,好嗎?
          小文:好的。
          小語:“窮之與達”中的“窮”是“貧窮”的意思嗎?
          小文:我們一起查一下《古代漢語詞典》,“窮”主要有下面幾個義項,分別是“阻塞不通;極,盡,尋根究源,窮盡;困厄,處于困境,不得志,不能顯貴;止,息;終,自始至終的整段時間;荒僻。結合具體語境,這里的“窮”應該解釋為“①
     
    ”。
          小語:我還記得曾經(jīng)學過《桃花源記》中的“欲窮其林”和《魚我所欲也》中的“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那么,它們分別解釋為“②
     
    ”和“③
     
    ”。
          小語:“茍同隱逸之流”中的“茍”是不是與《陳涉世家》中的“茍富貴”一樣?
          小文:不是,“茍同”的“茍”表示“隨意”;“茍富貴”中的“茍”意思為“④
     
    ”。
          小語:“喻”的注釋沒有,但可以聯(lián)系《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可以解釋為“⑤
     
    ”。
          小文:對,學會知識遷移,才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乃乘扁舟以漁釣自娛,竟不知其所適。
    (3)選文第二段作者引用君子“名教之家重于喪祭”這句話,有何用意?
    (4)劉蛻是一個怎樣的人?閱讀下面文字,結合選文簡要說說。
    【鏈接】
          劉蛻  字復愚,荊南(一作商州,一作桐盧,亦作長沙)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成通初前后在世。嘗承父遺命,死不祭祀。荊南歲解舉人,多不成名,獨蛻于大中四年(公元八五〇年)及第。時號為“破天荒”。成通中,官中書舍人,右拾遺。以論令狐滈(人名)恃權納貨之罪,外謫華陰令。蛻為文奇詭岸杰,有文泉子集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摘自“百度百科”)

    發(fā)布:2024/11/22 9:0:1組卷:52引用:3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