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 |
分階訓練
循序漸進
單元測試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158
更新:2025年02月12日
|
![]() |
開學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chǔ)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813
更新:2025年02月10日
|
219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乙] 東坡先生與黃門公①南遷②,相遇于梧、藤③間。道旁有鬻④湯餅者,共買食之。觕⑤惡不可食。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徐謂黃門曰:“九三郎,爾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聞之,曰:“此先生‘飲酒但飲濕⑥’而已?!?br />(選自陸游《老學庵筆記》[注釋]①黃門公:指蘇轍,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對蘇轍的稱謂。②南遷:貶謫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賣。⑤觕(cū):同“粗”。⑥飲濕:指潤濕嘴巴。
(1)解釋加點的詞語。
①欣然起行
②念無與為樂者
③共買食之
④飲酒但飲濕
(2)翻譯句子。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②黃門置箸而嘆,東坡已盡之矣。
(3)對[甲][乙]兩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中“亦”和“相與”點出兩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乙]文描寫了被貶后的艱難生活,“大笑”看似寫樂,實則寫人物的苦悶。
C.[甲]文以第一人稱寫尋友賞月的悠閑。[乙]文以第三人稱敘述故事,“徐”和“大笑”準確傳神地寫出了人物的風采。
D.[甲][乙]兩文都采用記敘和描寫的方式來寫被貶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議論結(jié)尾。
(4)如果你是東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會對九三郎說什么?發(fā)布:2024/12/20 0:30:1組卷:213引用:13難度:0.72192.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9 23:30:6組卷:254引用:2難度:0.72193.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C )
發(fā)布:2024/12/19 23:30:6組卷:91引用:2難度:0.92194.下列關(guān)于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9 23:30:5組卷:364引用:8難度:0.7219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發(fā)布:2024/12/19 23:0:1組卷:367引用:11難度:0.72196.名著閱讀
根據(jù)閱讀積累,補寫以下讀書筆記卡。時間 2020.6.10 編號 068 書名:《
作者:埃德加?斯諾
作品內(nèi)容:寫了兩個層面的事實——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訪“紅色中國”的過程;二是“紅色中國”的書名:《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
作品結(jié)構(gòu)和語言:結(jié)構(gòu)上采取發(fā)布:2024/12/19 23:0:1組卷:323引用:6難度:0.8219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19 23:0:1組卷:46引用:6難度:0.82198.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其嵌然②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其沖然角列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問其價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③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④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⑤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⑥,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賈⑦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選自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注】①突怒偃蹇:石頭突出隆起。②嵚然:形容山石突出的樣子。③李深源、元克己:柳宗元在柳州的友人。④瀯瀯:形容水回旋流動的聲音。⑤事:結(jié)合語境指游玩。⑥灃、鎬、鄠、杜:均為地名。⑦賈:同“價”。
(1)下面是某同學結(jié)合語境對句中加點詞意義的推斷,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殆不可數(shù)——查字典,“殆”的義項有“危險”“疑惑”“大概”等,應(yīng)選擇“大概”。
B.以效茲丘之下——聯(lián)系文中“舉熙熙然回巧獻技”,可推知“效”的意義為“呈獻”。
C.以茲丘之勝——聯(lián)系詞語“不可勝數(shù)”“美不勝收”,可推知“勝”的意義為“全部”。
D.是其果有遭乎——回顧課文“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可知“是”的意義為“這”。
(2)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問其價/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B.問其價/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C.問其價/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D.問其價/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丘造型奇特,頗具動感。怪石負土而出,爭為奇狀,如牛馬飲水,如熊羆攀登。
B.小丘神奇秀美,萬物匯聚。從中觀望,高山、浮云、溪流、鳥獸,俱以小丘為中心。
C.小丘環(huán)境清幽,怡神養(yǎng)心。景物清幽明,水聲回旋悅耳,正好平復悲傷的心情。
D.作者同情小丘,以表心聲。借小丘被棄,表達自己才華橫溢卻被棄荒地的不平之鳴。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幫幫你:匝:①完美;②環(huán)繞;③滿。旬:①十天;②十歲;③周,滿。
——《漢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 ②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發(fā)布:2024/12/19 23:0:1組卷:98引用:3難度:0.42199.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對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行拂亂其所為 拂:違背,不順 B.勞其筋骨 勞:勞累 C.曾益其所不能 曾:增加 D.管夷吾舉于士 士:獄官 A.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告之于帝 B.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其如土石何 C.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D.發(fā)于聲,而后喻 委而去之
A.開篇列舉古代圣賢起于微賤的事例,意在闡述人要成大器,擔負重任,必須經(jīng)受磨練。
B.第②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經(jīng)受磨煉的好處,從正面講磨煉激發(fā)人的斗志,從反面揭示國家滅亡的原因。
C.本文最后提出了文中章的中心論點,告誡人們要有憂患意識,不可沉迷于安逸享樂。
D.本文論證嚴密,通篇設(shè)喻說理,采用層層推理的方法論證了中心論點。發(fā)布:2024/12/19 22:0:1組卷:112引用:3難度:0.52200.下列關(guān)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19 21:30:2組卷:327引用:3難度:0.8
![login](http://img.jyeoo.net/images/root/visitor-fixe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