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qū)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2/30 9:30:3
一、本卷共4頁,共20道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選出正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的字母代號(A、B、C、D)涂黑,如改動,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它答案。
-
1.下列相關生物科學史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利用自制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活細胞 B.范?海爾蒙特設計的實驗證明了光合作用原料之一是水 C.薩克斯利用實驗成功證明了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并產(chǎn)生淀粉 D.施萊登和施旺師徒兩人觀察了大量的動植物細胞,提出了“細胞學說”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下列探究活動與其采用的主要探究方法不匹配的是( ?。?/h2>
A.比較葫蘆蘚和腎蕨的高度——測量法 B.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結構——觀察法 C.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調查法 D.利用望遠鏡等工具對鳥類的形態(tài)進行研究——觀察法 組卷:28引用:4難度:0.6 -
3.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內有甲、乙、丙三個異物,該同學采取下列措施及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①轉動目鏡,乙異物隨著轉動;②移動臨時裝片,甲異物向相反的方向移動;③移動裝片和擦拭目鏡后,丙異物均不動。則甲、乙、丙三個異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依次是( ?。?/h2>
A.裝片、目鏡、物鏡 B.裝片、反光鏡、目鏡 C.目鏡、裝片、物鏡 D.目鏡、物鏡、反光鏡 組卷:25引用:3難度:0.5 -
4.如圖是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看到的物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7/185/ee844d0d.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用甲圖看清物像后換用高倍鏡③,調節(jié)②可使物像變得更清晰 B.由丙圖轉為丁圖時需先移動裝片,再將乙圖的A換成B C.乙圖中,使用物鏡B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比A中看到的多 D.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 組卷:26引用:2難度:0.5 -
5.下列關于有關實驗研究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光照充分的視野內找不到洋蔥細胞的液泡,可縮小通光孔,換用平面鏡 B.在觀察葫蘆蘚實驗中,可借用放大鏡觀察孢子 C.觀察葉片結構時,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玻片標本的目的是利于染色 D.觀察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發(fā)現(xiàn)大量細胞重疊,是染色不均勻造成的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6.以動物受精卵為實驗材料進行如圖實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h2>
A.實驗①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核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 B.實驗②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質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 C.該實驗可以證明細胞核的功能 D.該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完整性才能正常進行各項生命活動 組卷:48引用:5難度:0.7 -
7.2022年3月,中國科學院培養(yǎng)出了類似受精卵分裂發(fā)育3天狀態(tài)的人類全能干細胞,這是目前全球在體外培養(yǎng)的“最年輕”的人類細胞,它具有發(fā)育成所有組織與器官的潛力。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人體細胞的分裂、分化、癌變這些過程,細胞核內遺傳物質均不改變 B.可以將人類全能干細胞通過細胞的分裂分化誘導成皮膚表面的保護組織 C.人體的大多數(shù)細胞不具備分裂能力的原因是由于細胞核內遺傳物質不同 D.受精卵細胞分裂所需要的能量由線粒體提供的 組卷:81引用:3難度:0.5 -
8.2022年1月26日,在日本福島縣沿岸海域捕撈到一種魚一黑鲉,經(jīng)檢測其體內銫(一種放射性物質)含量是日本相關標準的14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黑鲉能在深海生存,說明生物能夠適應環(huán)境 B.黑鲉的生命結構層次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黑鲉個體 C.在捕獲的黑鲉中發(fā)現(xiàn)了長出三條尾鰭的變異品種,這與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有關 D.海水中的放射性物質銫進入黑鲉體細胞內,依次穿過細胞壁、細胞膜、到達細胞質 組卷:27引用:8難度:0.6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60分)
-
24.草莓因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yǎng)價值高,含豐富維生素C,有幫助消化的功效,所以被人們譽為“水果皇后”,濰坊周邊成功建成多個草莓生產(chǎn)基地,開展休閑采摘,帶動觀光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有效地促進了農(nóng)民收入。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探究草莓的生理作用,甲組同學在溫室大棚內設計了圖一所示的實驗實,驗前先將草莓植株暗處理一晝夜的目的是
(2)乙組同學為探究大棚內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種生理活動。繪制出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內草莓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如圖二)
①從圖二可以看出,有機物積累最多的點是
②圖二中c點之后Ⅰ強度明顯減弱,分析原因
③結合圖二,從增強草莓植株的生理過程Ⅰ角度,為大棚種植戶提一條提高草莓產(chǎn)量的合理化建議:
④假如密閉的溫室中只有草莓一種綠色植物,在不通入二氧化碳的情況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請在答題紙上的圖中畫出該溫室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時內氧氣濃度的大致變化曲線(0:00~6:00的曲線已經(jīng)繪出)。
(3)草莓根系分布較淺,在種植過程中,注意不能澆水過勤或積水,否則會爛根死亡,原因是組卷:49引用:2難度:0.3 -
25.“月宮一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yī)學工程學院空間生命科學與生命及保障技術中心主持修建。“月宮一號”將為人類移居月球做準備,密閉的“月宮一號”中種植糧食、水果和蔬菜,來滿足實驗人員的全部氣體、水和食物的需要。該研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次長期高閉合度集成實驗,密閉實驗持續(xù)了105天,使我國此項技術水平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月宮一號”之所以可稱為“微型生物圈”,實驗人員能在其中密閉實驗持續(xù)105天,是因為它具備了大多數(shù)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
(2)“月宮一號”內所有生物能量的最主要來源是
(3)“月宮一號”的植物艙內種植了大豆,小麥、胡蘿卜、番茄、草莓等植物,為了探究“環(huán)境條件對番茄開花時間的影響”,某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
a.選取三株具備開花能力的番茄植株,分為甲、乙、丙三組,同時置于如下表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平均溫度 光照條件 其他培養(yǎng)條件 甲 26℃ 光照充足 ? 乙 10℃ 光照充足 丙 26℃ 光照不足
①請將如表中的?處補充完整:
②生物興趣小組選擇的番茄植株應該是
③若要進行一次實驗就可獲取比較準確的實驗結果,請改正實驗中的一處不足:組卷:41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