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鎮(zhèn)大圃初級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7/26 8: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
1.1842年林則徐被流放伊犁。與親人離別時,林則徐吟出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詩句。此詩句體現(xiàn)林則徐( ?。?/h2>
組卷:42引用:5難度:0.8 -
2.19世紀30、40年代,面對來自東南海上的鴉片流毒和英軍入侵,皇帝何嘗不嚴厲禁煙,何嘗不決心抗英,無奈禁不成,抗不利,最終只能在無可奈何的忍痛中接受英國的城下之盟。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 )
組卷:153引用:14難度:0.7 -
3.史學家陳旭麓指出:“這場戰(zhàn)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zhàn)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边@場戰(zhàn)爭是指( ?。?/h2>
組卷:305引用:38難度:0.8 -
4.曾在清皇家海關總稅務司服務的美國人馬士說,“當中國人實行一種激烈的禁煙運動而使危機加劇的時候,戰(zhàn)爭果然就來到了;它(鴉片戰(zhàn)爭)不過是……決定東方和西方之間應有的國際和商務關系的斗爭”。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馬士( ?。?/h2>
組卷:84引用:11難度:0.5 -
5.費正清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提到,1860年的秋季,狡猾的俄國外交人員為了自身的利益,兩面討好,又替入侵的聯(lián)軍獻計,又替中國衛(wèi)國者出謀劃策。俄國最終從中國得到的“利益”是( ?。?/h2>
組卷:148引用:24難度:0.6 -
6.著名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了歷史?!闭驹谌鐖D的廢墟上,我們可以“讀到”的歷史是( ?。?/h2>
組卷:21引用:8難度:0.5 -
7.以下是某歷史專著的部分內容,請對此確定一主題是( )
時間 具體內容 1860年10月5日 英法聯(lián)軍進攻北京,誤以為咸豐皇帝住在圓明園,遂向圓明園進軍 1860年10月6日 法軍率先抵達并占領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圓明園 1860年10月7日 英軍抵達圓明園,加入了搶劫財物的行列 1860年10月18日 英軍一意孤行,決定燒毀圓明園全園,并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放火行動 組卷:58引用:32難度:0.9 -
8.史學家認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對于西方的挑戰(zhàn),中國的反應之所以遲鈍,是由于……內部事務萬分火急,至于西方則可以暫緩二步。其中“內部事務”是指( ?。?/h2>
組卷:246引用:20難度:0.5 -
9.如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金田起義》浮雕,描繪的是金田起義的雄壯場面:革命的大旗迎風飄揚,起義戰(zhàn)士們手持刀劍、長矛、鋤頭和火槍,正準備進行拼死的斗爭。該浮雕能位列人民英雄紀念碑之上,主要是因為這場運動( ?。?br />
組卷:343引用:12難度:0.3 -
10.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fā)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適用于研究太平天國運動的第一手史料是( )
組卷:145引用:47難度:0.5 -
11.“咸豐十年(1860年)5月,定都南京已七年的太平軍主力發(fā)起東征,第二次大破清軍‘江南大營’后,揮師直下松江府及上??h。6月,鎮(zhèn)守上海灘的蘇松太道勾結美國人華爾組建洋槍隊,致使太平軍遭到重創(chuàng)?!辈牧纤龇从沉颂教靽\動(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31題9分,32題15分,33題16分,共40分)
-
32.近代以來,面對內憂外患,不同階級的人們進行了艱難的近代化探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其實,早在19世紀下半葉,中國的現(xiàn)代化運動就已經艱難地挪動了它的腳步了。改革是被迫進行的。清政府官員在“內亂”面前,猶能做“中華大帝國”的酣夢,直到洋炮的轟鳴從南方海岸傳來,震撼了宮廷的座椅,這才下決心“師夷長技以制夷”。
——《五四:知識分子的自治運動》材料二:維新派反復強調“興民權”“開議院”的重要性,認為日本和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是賴以富強的根本?!偃站S新期間,康有為又專折奏請立憲法、開國會,認為“此實治國之大經,為政之公理”。
——楊立強《清末民初資產階級與社會變動》材料三: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只是從形式上學習,并沒有掌握明治維新的真正“要義”。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fā)詔書的方式來進行變法,結果失敗了,但它畢竟觸動了傳統(tǒng)的中國政治體制,為現(xiàn)代國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回顧戊戌,重溫歷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被迫進行的”改革是指哪一歷史事件。這次改革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2)概括材料二中維新派的政治主張。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維新派進行的探索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組卷:9引用:1難度:0.3 -
33.隨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提出,先進的中國人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不斷向西方學習,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間的半個世紀里,中國因條約而陸續(xù)開放的商埠積久漸多,其趨向由沿海入長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進入內陸腹地。這些埠口,在中國封閉的社會體系上戳開了大大小小的窟窿?!@是一種既富于貪婪的侵略性,又充滿進取精神和生命力的東西。……通過這些窟窿,中國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城鄉(xiāng)社會的演變由此緩緩發(fā)生。
——摘編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二 1894年之際,洋務軍事工業(yè)雇用工人約10800人;洋務民用工業(yè)雇用工人約8000人;洋務礦業(yè)雇用工人約20000人,總計約為39000人?!?843—1893年,中國城鎮(zhèn)人口由2072萬增加到2351萬,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數(shù)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鄉(xiāng)、臺灣的基隆等地,正是因為洋務派在那里采新法開礦,才發(fā)展為近代城市。
材料三 晚清財政收入結構表(單位:萬兩)年代 農業(yè)稅收入 工商業(yè)稅收入 數(shù)額 比重 數(shù)額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1885 3071 40% 3923 51% 1911 4810 16% 20441 59%
(2)根據材料二指出,當時中國的城市發(fā)展出現(xiàn)了怎樣的變化趨勢?這一變化趨勢與哪一事件有關?
(3)根據材料三,概括晚清財政收入結構發(fā)生的變化。說明這一變化與材料二相關事件之間的關系。列舉兩家這一事件中的企業(yè)。組卷:8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