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南充市營山中學高二(上)第三次質檢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4道小題,共計48分)
-
1.1840年,林則徐說:“諸夷中惟米利堅及佛蘭西(法國)尚足與之(英國)抗衡……自英夷貿易斷后,他國頗皆欣欣向榮。蓋逐利者喜彼絀而此贏,懷忿者謂此榮而彼辱。此中控馭之法,似可以以夷治夷,使其相間相暌?!绷謩t徐意在( )
A.利用列強間矛盾維護國家安全 B.師夷長技以挽救統(tǒng)治危機 C.采用閉關的辦法解決民族危機 D.籌劃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 組卷:23難度:0.8 -
2.《海國圖志》問世后很少有人閱讀,在國內的印刷數僅有千冊左右。很多人無法接受書中對西方蠻夷的“贊美”之詞,主張將其付之一炬。這表明《海國圖志》( ?。?/h2>
A.存在崇洋媚外的傾向 B.深受主流思想排斥 C.對后世產生影響甚微 D.違背歷史發(fā)展潮流 組卷:29引用:10難度:0.5 -
3.對于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嚴復贊成保國保種但反對保教;章太炎主張維新但是反對獨尊今文經;譚嗣同雖表示贊同其新思想,但也對“偽經、改制”之論并不完全贊同。這反映出維新派( ?。?/h2>
A.大都否定傳統(tǒng)儒學 B.群眾基礎較薄弱 C.內部分歧較為嚴重 D.政治目標不明確 組卷:14引用:6難度:0.6 -
4.孫中山曾說過:“今舉我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而為俎上之肉,餓虎取而食之,以振其蠻力,雄視世界……余短才淺智,不足以擔任大事;而當此千鈞一發(fā)之秋,不得不自進為革命之先驅,而以應勢之要求?!边@表明孫中山投身革命事業(yè)的原因是( ?。?/h2>
A.革命形勢推動 B.民族危機嚴重 C.世界潮流影響 D.階級矛盾尖銳 組卷:1難度:0.6 -
5.新文化運動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儒家傳統(tǒng)道德,這主要是因為( ?。?/h2>
A.當時北洋軍閥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B.儒家思想嚴重阻礙民主思想的傳播 C.儒家思想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 D.儒家思想嚴重阻礙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組卷:5難度:0.7 -
6.1919年4月,蔡元培說:“北大不但未提倡‘鏟倫?!掖蟪缸佑杏H,兄弟相連,夫婦有別,朋友有信;言仁愛、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詐?!睋丝芍?,蔡元培( )
A.改造北大以服務政府的要求 B.肯定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倫理價值 C.認識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D.主張以儒學為主兼容其他思想 組卷:37引用:36難度:0.5 -
7.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的集會上首次喊出了“勞工神圣”的口號,李大釗也發(fā)表演講,熱情歌頌勞動者的價值;次年,《新青年》等報刊出版紀念勞動節(jié)專號,一些專為勞動者創(chuàng)辦的刊物出版發(fā)行。一時間,“勞工神圣”“勞農神圣”響徹思想界。知識分子此舉意在( ?。?/h2>
A.擴大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陣地 B.為社會變革尋找新的力量 C.謳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D.動員群眾參加國民大革命 組卷:21引用:11難度:0.6 -
8.1919年,胡適提出社會改造應從點滴做起,反對進行全盤解決和暴力革命,由此引發(fā)了問題與主義的論戰(zhàn),當時胡適發(fā)表的文章是( ?。?/h2>
A.《文學改良芻議》 B.《文學革命文化》 C.《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D.《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9.1925年1月,中共四大決議中指出,農民“天然是工人階級之同盟者”;同年10月,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發(fā)布告農民書,提出“沒收大地主、軍閥官僚的田地交給農民”,實行“耕地農有”。這說明中共中央( ?。?/h2>
A.把農民問題作為中心工作 B.發(fā)動農民運動支持北伐戰(zhàn)爭 C.開始把工作重心轉入農村 D.初步認識到農民階級的重要性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二、材料分析題(共3道小題,共計52分)
-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總結中國革命早期的教訓,毛澤東曾深刻地指出“有先生有好處,也有壞處。不要先生,自己讀書,自己寫字,自己想問題。這是一條真理。我們過去就是由先生抓著手學寫字,……我們就是吃了先生的虧?!?br />——于安龍《中共黨史話語體系中“先生”與“學生”之考察》根據材料,自擬論題,結合中國近現(xiàn)代革命或者建設過程中正反兩方面的史實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合理)組卷:0引用:5難度:0.6 -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藝復興以來,歐洲人開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熱潮,將從全世界搜羅、掠奪的奇珍異寶帶到了歐洲。大量私人收藏的發(fā)展,為博物館的藏品積累做了準備。17世紀開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響之下,許多皇室和貴族的收藏品開始對部分公眾開放參觀。1683年,牛津大學通過接收英國貴族阿什莫林捐贈的各種器物和動、植礦物標本建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館,這是世界上第一間永久向公眾和學者開放的博物館,并成為牛津大學的科學研究中心。
--摘編自池永梅《公共博物館在歐洲的起源》等材料二 晚清人視“博物院”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槍炮、科學發(fā)明、水火電氣等對圖強御辱“有用”的東西,譬如京師同文館下屬的教學輔助設施--科學博物館。甲午戰(zhàn)后,日本明治維新的顯著成果給中國知識階層沉重警示,博物館被賦予開啟民智的歷史使命。1905年,張謇創(chuàng)辦我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他認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跡,啟發(fā)未來”。民國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歷史之傳承,而歷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觀感”宗旨開設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相繼成立,藏品多來自清廷內府,以歷史古物為主,參觀人數眾多。
--摘編自李飛《由“集新”到“集舊”:中國近代博物館的一個演進趨向》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歐洲公共博物館興起的原因。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博物館的文化功能。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中國博物館的發(fā)展趨勢并簡析原因。組卷:9引用:2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