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東莞一中高二(下)第二次段考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2/23 9:30:3
一、選擇題(共24題,每題2分,共48分)
-
1.“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展現(xiàn)自身發(fā)展道路和獨特魅力”,促成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特點的核心因素是( ?。?/h2>
A.古代農耕經濟的穩(wěn)定 B.宗族血緣政治的作用 C.中華文明的兼收并蓄 D.民族認同作用的推動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2.早在四五千年前,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英雄年代,也是一個村落部落的迸發(fā)的“萬邦時代”這一時期具備了中國歷史上國家的初始邢臺,下列因素不符合這一時期特征的是( ?。?/h2>
A.原始民主色彩的政治制度的產生 B.華夏民族的萌芽 C.權力與財產繼承制度的產生 D.階級的分化趨勢明顯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3.從早期國家的產生看,它是原始社會末期氏族公社瓦解的基礎上由部落宗族發(fā)展而來,形成的家國一體的政治結構,因此其政制的本質核心是( )
A.家長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貴族制 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4.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動蕩、變革、轉型。其深層的社會原因在于( )
A.鐵制農具與牛耕的使用推廣 B.各諸侯國的變法運動 C.分封宗法制的瓦解 D.新興階級力量的崛起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5.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思想中,其思想反映代表了中國古代對自然界樸素的科學認識的是( ?。?/h2>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陰陽家 組卷:8難度:0.7 -
6.戰(zhàn)國時期,為適應社會的大變革,各諸侯國紛紛發(fā)起變法運動。這場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h2>
A.推動社會的轉型 B.建立新興地主階級的有序統(tǒng)治 C.實現(xiàn)富國強兵以求爭霸戰(zhàn)爭的勝利 D.結束割據完成統(tǒng)一 組卷:34難度:0.5 -
7.《中國文化概論》一書說,我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途徑,具有東方型早熟的特點,進入文明社會時保留了氏族制的臍帶,統(tǒng)治者得以利用氏族制并將其發(fā)展為宗法制,宗法制較氏族制最大的不同在于( ?。?/h2>
A.強化血緣紐帶 B.以農耕經濟為基礎 C.以宗族倫理為本位 D.與政治關系的緊密結合 組卷:28難度:0.7 -
8.張岱年在《中國文化概論》一書中對中國文化的流變而分期,分有中國文化的孕育期、雛形期、定型期、強化期、轉型期。就歷史階段和文化特征看,“定型期”是指( )
A.殷周時期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隋唐時期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9.中國古代社會政給結構的一個基本特征,是一個龐大的儒生士大夫階層為主的官僚后備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應始于( )
A.戰(zhàn)國時期的養(yǎng)士風氣 B.西漢察舉制的實行 C.隋唐科舉制的推行 D.宋代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 組卷:1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3題,共52分)
-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從秦漢到隋唐,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tǒng)體制經歷了從建立、鞏固到瓦解、重建的第一個循環(huán)。后世每以漢唐并稱,實則兩朝的歷史進程既有驚人的相似,又有內在的連續(xù),更有顯著的差異。其斷續(xù)異同之間,蘊含著中國古代歷史演進的某些特點及規(guī)律。
治史者每以漢唐并稱,乃因漢唐同被奉為古代盛世的典范。無論從國力的強盛,制度的構建,版圖的奠定,還是從經濟文化成就及其相應的國際地位,漢唐都無愧于盛世之稱。漢族、漢語,作為指代華夏民族及其語言文字的稱謂;唐人、唐裝,作為中國人一種自豪的稱呼,自漢唐以來行用至今,表明漢唐文化具有超越一朝一代的影響力和生命力。漢唐中隔四百年,其歷史演進過程卻極為相似。透過狀若循環(huán)的相似性,兩朝歷史內在的連續(xù)性,時代特質的差異性,亦在在可見。從其異同斷續(xù)、循環(huán)往復之間,我們可以窺得中國古代歷史演進的某些特點和規(guī)律。
——牟發(fā)松《漢唐異同論》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漢唐王朝“相似性”和“差異性”的理解。組卷:0引用:1難度:0.5 -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國文化得天獨厚,其民族性格最為平正中和,最為可久可大,此則稱之為中華文化之“同化力”。此一種同化力:
第一,是先同化了此一地區(qū)內之各民族而成為一民族。
第二,是文化向外,把四裔異民族盡化為同一文化,如韓國、越南與日本。
第三,是異民族入侵而同化為中國民族,如漢后之五胡,如宋后之遼、金、蒙古、滿洲。
第四,是異文化傳入同化為中國文化之一部分,如印度之佛教。……
——錢穆《中華文化十二講》根據材料,提煉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并結合中國古代歷史知識(最少兩例)加以評析,得出結論。(要求:結論不能重復材料中觀點,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組卷:7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