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省蘇州市高考生物三模試卷
發(fā)布:2024/6/28 8:0:9
一、單項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廣泛存在于各種細胞中且含有大量元素N、P的化合物是( )
組卷:21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3難度:0.6 -
3.染色體的移動依賴于微管的組裝和解聚,紫杉醇可與微管結合,使微管穩(wěn)定不解聚,從而阻止染色體移動。下列有關紫杉醇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4.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及可能成因分析的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h2>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5.腦缺血會引起局部腦神經(jīng)細胞出現(xiàn)不可逆損傷,甚至死亡。干細胞療法有望實現(xiàn)對腦缺血受損神經(jīng)細胞進行修復和重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8引用:6難度:0.7 -
6.血漿中I-進入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是由鈉碘同向轉運體(NIS)介導的,如圖所示。哇巴因是鈉鉀泵抑制劑,
可與I-競爭NIS。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h2>NO-3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7.下列關于發(fā)酵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8.豌豆的紅花、白花受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某紅花豌豆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fā)生部分片段缺失且多了一條染色體,如圖所示。在減數(shù)分裂時,三條染色體可以隨機兩兩聯(lián)會,剩余的一條隨機移向一極。研究還發(fā)現(xiàn),無正常染色體的花粉不育。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1引用:1難度:0.5
三、非選擇題:共5題,共57分,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
-
23.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雜種優(yōu)勢的成功利用,創(chuàng)造了極大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但由于基因組相對復雜,小麥雜交育種的研究進展較為滯后。作為雌雄同花、自花傳粉的作物,培育出雄性不育株作為母本,是實現(xiàn)雜交種高效制種的關鍵。目前已經(jīng)探索獲得不同的雜交小麥生產(chǎn)體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XYZ雜交小麥生產(chǎn)體系中,雄性不育突變基因(ms)位于小麥5號染色體上,雄性育性基因(Ms)和標記基因(Hp)位于黑麥5R號染色體上。X系和Y系分別導入了2條和1條黑麥5R染色體,如圖所示。標記基因Hp在開花時會表現(xiàn)為穗下節(jié)多毛性狀,可用以區(qū)分X系、Y系和Z系。
①在野生小麥的染色體中
②3系中,
③X系與Z系雜交可獲得
④XYZ體系最終未能成功應用于大田生產(chǎn),一方面是由于
(2)4E-ms雜交小麥生產(chǎn)體系中,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為mslg/mslg,種子呈白粒,保持系則在此基礎上插入一條長穗偃麥草的4E號染色體(攜帶有藍?;駼a和育性恢復基因ThMs1),故而種子呈現(xiàn)淺藍粒(若含2個Ba基因,則種子為深藍粒)。
①理論上保持系自交,子代淺藍粒所占比例為
②實際上淺藍粒保持系自交結實,分離出約64%的白粒、32%的淺藍粒和4%的深藍粒。推測其原因為
③在保持系自交的后代中還出現(xiàn)了少量的藍粒雄性不育植株和白粒雄性可育植株,這是由于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組卷:42引用:1難度:0.3 -
24.白細胞介素35(IL-35)是由調節(jié)性T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細胞因子。IL-35是由p35、EBI3兩個亞基組成的二聚體。為研究IL-35的作用機制,科研人員利用pSec質粒構建了IL-35的重組表達載體,利用DNA重組技術和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在體外獲取p35、EBI3的融合蛋白。請回答下列問題。
?
(1)從人的調節(jié)性T細胞中提取
(2)基因p35、EBI3及pSec質粒上的酶切位點如圖所示。據(jù)圖可知,若要將EBI3、p35兩個基因先后連入載體,則應先選用限制
(3)通常利用
(4)完成目的基因轉化后,為鑒定受體細胞中是否存在目的基因,既可利用PCR技術,還可設計DNA探針檢測。與設計引物相比,設計探針的主要不同點是組卷:16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