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上)中考題單元試卷:第2章 運動的世界(2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4小題)
-
1.以下是對小陽同學部分生活事例的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h2>
組卷:238引用:37難度:0.7 -
2.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蘆山發(fā)生強烈地震,距災區(qū)105km的某駐軍部隊接到命令立即驅車趕往災區(qū)救援。出發(fā)50min后中途遇山體滑坡道路阻斷,經2h搶通道路,繼續(xù)前進40min到達指定地點。救援部隊全程平均速度應為( )
組卷:798引用:83難度:0.9 -
3.短跑運動員在某次百米賽跑中測得5秒末的速度為9.0m/s,10秒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159引用:124難度:0.9 -
4.如圖為小明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過程,圖中的停表(停表每格為1s)分別表示小車通過斜面A、B、C三點的時刻,B點是全程AC的中點,關于小車通過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和平均速度的關系,正確的是( ?。?/h2>
組卷:3263引用:84難度:0.9
二、填空題(共13小題)
-
5.小華同學每天步行上學,他很想知道從自家到學校的距離,進行了如下探究。
(1)小華在學校跑道上以上學步行速度步行100m,測得用時80s,則他步行速度為m/s。
(2)小華步行上學需20min,則他家到學校的距離是m.為了保證測量結果比較準確,除計時準確外,還必須控制步行不變。組卷:522難度:0.5 -
6.在研究氣泡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明每隔10s記錄的氣泡位置如圖所示,則氣泡上升時速度大小的變化情況是;小明用刻度尺測出A、B間的距離s=80cm,則氣泡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cm/s。
組卷:616引用:52難度:0.9 -
7.打點計時器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儀器,打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由此可知,打點計時器是
A.記錄時間;B.測量質量;C.測量力。
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打點計時器來研究物體的平均速度,得到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則A、C兩點的距離為組卷:156引用:40難度:0.9 -
8.小李同學在百米賽跑時,在前8s內加速跑完了36m,接著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則他百米賽跑的成績是 s.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為 m/s。
組卷:1627引用:121難度:0.7 -
9.目前廣元已成為川北交通樞紐,某同學乘坐“T8次”列車從廣元前往北京,在火車站看到火車時刻如下表,他計算出該列火車的運行平均速度是
車次 起止站 起止時間 里程 價格 T8 廣西-北京西 14:30-次日9:30 1846.8千米 138.00元╱硬座 組卷:44引用:31難度:0.7 -
10.如圖是豎直向上拋出的小球上升過程中每隔相等的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從圖中可以判斷:小球在a、b位置間的平均速度
組卷:285引用:64難度:0.7
三、解答題(共13小題)
-
29.2012年10月15日,奧地利著名極限運動員鮑姆加特納乘坐熱氣球從距地面高度約39km的高空跳下,并成功著陸。如圖所示。該熱氣球由太空艙,繩索和氣囊三部分組成。氣囊與太空艙之間利用繩索連接。在加熱過程中氣囊中氣體受熱膨脹。密度變小,一部分氣體逸出,當熱氣球總重力小于浮力時便開始上升。
假定鮑姆加特納是在豎直方向上運動的,并經歷了以下幾個運動階段:他首先乘坐熱氣球從地面開始加速上升到離地高h1=1km處,此階段繩索對太空艙向上的總拉力恒為F1=3002.5N;接著再勻速上升到離地面高h2=38km處,此階段繩索對太空艙向上的總拉力恒為F2=3000N;然后再減速上升到離地高h3=39km處,此階段繩索對太空艙向上的總拉力恒為F3=2997.5N;他在上升過程中共用時t1=1×104s,在離地高39km處立即跳下。自由下落t2=4min后速度已超過音速,最后打開降落傘,又用時t3=16min又安全到達地面。忽略高度對g的影響,取g=10N/kg.求:
①從離開地面到安全返回地面的整個過程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結果取整數)
②在熱氣球上升過程中。繩索對太空艙向上的總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③當熱氣球上升到離地高20km處。若熱氣球總質量(含氣囊里面氣體)m=7.18×104kg,整個熱氣球的體積V=8×105m3,整個熱氣球受到的空氣阻力f=2×103N,不考慮氣流(或風)對熱氣球的影響。則此高度處的空氣密度是多少?組卷:194引用:34難度:0.5 -
30.中考期間,某中學的學生乘坐校車到18km外的考點參加考試,校車行駛半小時后安全到達考點。(g=10N/kg)求:
(1)校車在送考生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2)若車與學生的總質量為9000kg,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共為0.15m2,求校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3)若校車以12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校車受到的阻力是車與學生總重力的0.05倍,求校車發(fā)動機牽引力的功率。組卷:4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