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5課 答司馬諫議書》2021年同步練習卷(1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 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54引用:5難度:0.7
  •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組卷:6難度:0.7
  •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h2>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81難度:0.7

  • 1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答司馬諫議書
    [宋]王安石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不宜鹵莽,故今具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天下理財,不征利;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度義而后動,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操之術多異也。 故:原因
    B.故今具所以。 道:說
    C.邪說,難壬人。 辟:批駁
    D.則非某之所敢。 知:明白
    (2)下面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天下理財。 征利
    B.而不見可悔故也。 社稷之臣也
    C.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度。 子,擇師而教之
    D.欲出力助上抗之。 如君實責我在位久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以致天下怨謗也。
    B.于反復不宜鹵莽。
    C.而世之奇?zhèn)?、瑰怪?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非常之觀。
    D.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
    (4)下列句子編為四項,全都屬于作者變法的反應的一項是
     

    ①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
    ②以致天下怨謗也。
    ③怨誹之多。
    ④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
    ⑤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
    ⑥眾何為而不洶洶然。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5)下面對本文內容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在本文中,司馬光認為天下“怨謗”、眾“洶洶然”是王安石在變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諫”造成的。
    B.面對保守派的指責,作者開始不屑于辯解,就沒有回復。后來想到不可魯莽失禮,才寫了本文,表達了一種堅持改革的信心。
    C.本文通過對司馬光指責自己的幾個方面的辯駁,從而批駁了保守派的不恤國事、墨守成規(guī)的狀況,表明自己的堅決態(tài)度。
    D.首先交代寫信的原因,言語委婉有致;接著進行合情合理的辯駁,有理有據,層層深入;最后表明態(tài)度,不失贈答之禮。
    (6)把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
    ②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與蕭翰林俛書
    柳宗元
          思謙兄足下:昨祁縣王師范過永州,道思謙蹇然有當官之心,乃誠助太平者也。仆聞之喜甚,然微王生之說,仆豈不素知耶?
          仆不幸,向者進當臲卼不安之勢,平居閉門,口舌無數,況又有久與游者,乃岌岌而操其間哉。其求進而退者,皆聚為仇怨,造作粉飾,蔓延益肆。非的然昭晰,自斷于內,則孰能了仆于冥冥之間哉?然仆當時年三十三,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禮部員外郎,超取顯美,欲免世之求進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凡人皆欲自達仆先得顯處才不能逾同列聲不能壓當世世之怒仆宜也與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進辱在附會圣朝弘大,貶黜甚薄,不能塞眾人之怒,謗語轉侈,囂囂嗷嗷,漸成怪民。飾智求仕者,更詈仆以悅仇人之心,日為新奇,務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輩坐益困辱,萬罪橫生,不知其端,悲夫!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長來覺日月益促,歲歲更甚,大都不過數十寒暑,則無此身矣。是非榮辱,又何足道!云云不已,祗益為罪。
          居蠻夷中久,慣習炎毒。楚、越間聲音特異,鵊舌啅噪,今聽之怡然不怪,已與為類矣。家生小童,皆自然嘵嘵,晝夜?jié)M耳,聞北人言,則啼呼走匿,雖病夫亦怛然駭之。自料居此尚復幾何,豈可更不知止,言說長短,重為一世非笑哉?讀《周易》《困卦》至“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往復益喜,曰:“嗟乎!余雖家置一喙以自稱道,詬益甚耳。”用是更樂喑默,思與木石為徒,不復致意。
          今天子興教化,定邪正,海內皆欣欣怡愉,而仆與四五子者獨淪陷如此,豈非命歟?命乃天也,非云云者所制,余又何恨?獨喜思謙之徒,遭時言道。道之行,物得其利。倘因賊平慶賞之際,得以見白,買土一廛為耕甿,朝夕歌謠,使成文章。庶木鐸者采取,獻之法宮,增圣唐大雅之什,雖不得位,亦不虛為太平之人矣。此在望外,然終欲為兄一言焉。宗元再拜。
    【注】①臲卼(niè wù):不安的樣子。②昭晰:清楚明白。③囂囂:眾口讒毀的樣子。嗷嗷:形容眾聲喧雜。④鵊舌:比喻語言難懂。啅噪:聒噪。⑤耕甿:舊稱農民。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凡人皆欲自達/仆先得顯處/才不能逾同列/聲不能壓當世/世之怒仆宜也/與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進辱在附會/
    B.凡人皆欲自達仆先得/顯處才不能逾同列/聲不能壓當世/世之怒仆宜也/與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進/辱在附會/
    C.凡人皆欲自達/仆先得顯處/才不能逾同列聲/不能壓當世/世之怒仆宜也/與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進/辱在附會/
    D.凡人皆欲自達/仆先得顯處/才不能逾同列/聲不能壓當世/世之怒仆宜也/與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進/辱在附會/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足下,是舊時交際用語,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戰(zhàn)國時多用以稱君主,《戰(zhàn)國策?燕策一》蘇代謂燕昭王:“足下以為足,則臣不事足下矣?!?br />B.蠻夷,古代泛指四方的少數民族,包括南蠻和東夷。多數情況下,蠻夷戎狄統(tǒng)稱蠻夷或四夷。
    C.困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七卦,該卦主要談的是君侯遭遇困境的卦。困,指陷在艱難痛苦或無法擺脫的環(huán)境中。
    D.員外郎,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原指設于正額以外的郎官。唐朝于尚書省二十四司各置員外郎一人,為各司之次官。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這封信中雖陳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但更多地是想表明自己希望賢人掌權的政治理想和欲做“太平之人”的志向。
    B.作者在信中寫一些認為他貶謫處罰太輕的人,對他誹謗越來越多,并以此來討好他的仇敵,作為進身之階,揭露了當時的官場丑態(tài)。
    C.作者寫自己在永州的貶謫生活時,運用了反襯法,“炎毒”“楚越之聲”,不正常的視為平常,“北人言”,正常的視為不正常,有力地控訴了黑暗社會的罪行。
    D.信中明言“今天子興教化,定邪正”,但像柳宗元這樣有才華的人卻受盡誹謗,被貶蠻夷之地久居,對比鮮明,辛諷蘊藉。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自御史里行得禮部員外郎,超取顯美,欲免世之求進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
    ②嗟乎!余雖家置一喙以自稱道,詬益甚耳。

    組卷: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