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開學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2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

  • 1.在西周時代,“姓”和“氏”是兩個概念,“姓”表明血統(tǒng),“氏”則為“姓”的分支。貴族男子的”字”全稱有三個漢字:第一個表示長幼行輩(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為“父”字。這說明姓氏名字制度在當時最主要的作用( ?。?/h2>

    組卷:12引用:13難度:0.9
  • 2.戰(zhàn)國時期重士之風興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許多諸侯國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爭霸 戰(zhàn)爭中出盡風頭,秦國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終完成統(tǒng)一。這一現(xiàn)象( ?。?/h2>

    組卷:23引用:18難度:0.9
  • 3.漢代司法中有“親親得相首匿”原則,指在一定范圍內的親屬之間可以首謀藏匿犯罪而不負刑事責任,或減輕刑事責任,曾有父親藏匿了犯了殺人罪的義子也不治罪的判例。對此問題的正確理解是( ?。?/h2>

    組卷:5引用:29難度:0.9
  • 4.北宋思想家張載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續(xù)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四句經典名言道了當時哲學家的使命。材料表明當時哲學家的真使命是( ?。?/h2>

    組卷:6引用:26難度:0.9
  • 5.胡道靜稱“朱熹是歷史上一位有相當成就的自然科學家”,李約瑟也認為:“理學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觀點極其一致,……朱熹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綜合思想家’”。二者的評價主要基于朱熹(  )

    組卷:19引用:39難度:0.9
  • 6.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中指出:中國古代的日食記錄總體上是基本可靠的,但并不完整和準確;除了因為天氣不好導致一些日食沒有被記錄外,還與政治因素有關,統(tǒng)治者殘暴,記載的日食現(xiàn)象就多;統(tǒng)治者開明,日食便很少發(fā)生。這種故意增加或減少記錄的行為,表明中國古代( ?。?/h2>

    組卷:19引用:19難度:0.7
  • 7.中外藝術作品風格常有許多相通之處。欣賞下列兩幅繪畫,它們的相同之處是( ?。?img alt="菁優(yōu)網"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2005/49/a4f14113.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組卷:14引用:16難度:0.7
  • 8.百回本小說《西游記》的生成受元代“西游戲”的影響,而當小說問世后,在它的影響下民間又產生了大量“西游戲”。明清時期,“西游戲”在民間的流行實質上反映了( ?。?/h2>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9.文人畫是士大夫思想、才情、與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畫審美以悟道、體道、踐道為終極理想。以下各項與文人畫體現(xiàn)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h2>

    組卷:65引用:26難度:0.5
  • 10.歐陽修上疏說:“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為《宋文》者,多是當今議論時政之言……詳其語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布漸廣,傳之虜中,大于朝廷不變……(請)今后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貨賣?!边@反映了( ?。?/h2>

    組卷:173引用:82難度:0.9
  • 11.晚清不少課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為教學素材,民國之后逐漸減少,那些愚忠愚孝之舉不再成為兒童效仿的榜樣,無條件服從不再成為兒童應具備的品質。這主要是因為( ?。?/h2>

    組卷:8引用:24難度:0.7
  • 12.《四庫全書》總目稱:歐羅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實逾前古,其議論夸詐迂怪亦為異端之尤。國朝節(jié)取其技能而禁傳其學術具存深意。這反映出編撰者(  )

    組卷:22引用:19難度:0.9

二、材料題(33題15分,34題10分,35題12分,36題15分,共52分)

  • 3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曾在當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書中,做了如下的結論:“古代的中國,他們苦心經營,完成最完美的社會形態(tài),猶如一個典型的模范社會……中國創(chuàng)造了為今日人們已知的,最高級的世界文明……中國的偉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觸良多……這個國家的偉人們,跟我們的人比起來,代表更高一層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種非常高尚社會的典型。”
        盡管中國人發(fā)明了指南針、火藥、紙、絲、印刷術和瓷器,但我們還不能認定中國是一個工業(yè)上善于發(fā)明的民族。盡管他們在藝術上有創(chuàng)作的天才,發(fā)展他們自己的藝術形式,而且達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時代所可比擬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年以前,他們仍然滿足于古代的經濟方式,嘲笑那種可以增如效率、節(jié)省人力的政策。雖然他們是世上第一個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雖然他們早于公元前122年即有小量的開采煤礦,但他們并沒有發(fā)明什么機器來節(jié)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礦產資源未開采。雖然他們早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們卻寧愿自西方輸入這些東西?!谂e止方面,中國比較喜歡彬彬有禮的傳統(tǒng)規(guī)矩和學問,而不欣賞刺激的、變化的和財閥政治。中國在對世界所貢獻出的許多偉大的文化中,對于物質技術生活的貢獻最弱。
    --摘編自(美)威爾?杜蘭《世界文明史》評價上述材料中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某一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組卷:25引用:10難度:0.3

三.【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3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南北朝時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駢文,一味追求聲律、詞藻、用典,文風萎靡,形式僵化,內容空洞,已成為表達思想的障礙,嚴重束縛了文學的發(fā)展。隨著唐朝經濟的發(fā)展,庶族地主勢力日益占據(jù)優(yōu)勢,士族地主勢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現(xiàn)了韓愈等人倡導的古文運動。所謂古文運動,名義上是恢復周秦兩漢的古代散文體,好像是一個復古運動,實際上卻是要在繼承古代散文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基礎上,以自由質樸,注重內容的新散文體來代替駢文,是一個試圖使文體、文風和文學語言適應時代要求的革新運動。
    --摘編自朱紹侯《中國古代史》材料二 文藝復興,從表面上看來,是歐洲思想文化人士復興希臘、羅馬的運動。在他們心目中,古代希臘、羅馬是歐洲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在這個時代歐洲文化達到高度繁榮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紀卻衰弱下來甚至湮滅了,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們懷有一種復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遺產,力求恢復古典文化藝術,使之“再生”。這是“文藝復興”一詞的由來。
    --摘編自齊世榮《世界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古文運動與文藝復興的社會背景。
    (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古文運動與文藝復興社會價值的共通之處及啟示。

    組卷:35引用:1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