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響水中學高一(上)月考歷史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22 4:0:8

一、單項選擇題:共40題,每題2分,共8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從中華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發(fā)生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以良渚、石家河文明為代表;第二波發(fā)生在中國北方,以紅山、石峁、陶寺文明為代表;第三波發(fā)生在中原,以二里頭文明為代表。據(jù)此可知(  )

    組卷:23引用:24難度:0.7
  • 2.研究商朝歷史,下列可作為直接證據(jù)的是(  )

    組卷:85引用:6難度:0.9
  • 3.自古以來,中華大地就存在一個“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統(tǒng)?!叭饰宓邸闭f法不一,其事跡也多由神話傳說構成,但《周禮》《史記》等古代史書均有記載。這一古史系統(tǒng)( ?。?/h2>

    組卷:17引用:24難度:0.7
  • 4.1961年3月4日,國務院以龍山文化命名的山東濟南“城子崖遺址”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龍山文化時期,人們使用的主要生產工具應是(  )

    組卷:6引用:19難度:0.7
  • 5.陶寺遺址發(fā)現(xiàn)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4300-4000年,是中原龍山文化代表性遺址,該遺址發(fā)現(xiàn)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為大、中、小型,墓葬呈現(xiàn)出鮮明的等級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內撒朱砂,隨葬品精美豐富;小墓隨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無所有。由此推斷(  )

    組卷:16引用:18難度:0.6
  • 6.學者許宏認為二里頭文化遺址“時閉式結構、坐北朝南、中軸對稱等要素,體現(xiàn)了建中立極、王權至上的政治思想”。據(jù)此可推知該文化遺址( ?。?/h2>

    組卷:41引用:10難度:0.5
  • 7.西周的封建社會,從縱剖面看,是一個寶塔式結構,三室之下,有幾級的封建,從橫切面看,統(tǒng)治階級中也存在著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族組織。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時期( ?。?/h2>

    組卷:23引用:12難度:0.8
  • 8.“國野分民亂井田,百王禮樂散寒煙?!狈从沉舜呵飸?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是( ?。?/h2>

    組卷:39引用:23難度:0.7
  • 9.周平王東遷之后,鄭國不斷侵擾王室。平王死后,其孫桓王繼位,與鄭國矛盾激化,刀兵相見,王室軍隊敗北,桓王肩頭還中了一箭,隨后鄭國派人去“慰問”,桓王卻忍氣吞聲,不了了之。這表明( ?。?/h2>

    組卷:5引用:10難度:0.5
  • 10.春秋時期,“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戰(zhàn)國中后期,“弒君”“出君”現(xiàn)象已較為罕見。這一變化反映了(  )

    組卷:51引用:7難度:0.7
  • 11.春秋時期,中原諸侯對南方的楚國從內心里看不起,認為是蠻夷之邦。到戰(zhàn)國時期,特別是戰(zhàn)國晚期,楚國就不再被視為蠻夷。這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54引用:75難度:0.5
  • 12.戰(zhàn)國時期,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可以養(yǎng)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農經濟發(fā)展起來。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 ?。?/h2>

    組卷:13引用:36難度:0.7
  • 1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篇》,是習近平主席引用率頗高的一則古語。此古語源于(  )

    組卷:8引用:3難度:0.5
  • 14.有學者認為,《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是供學習為吏者使用的識字課本。其末尾附錄的兩條魏律(頒布于公元前252年)規(guī)定:商賈和經營客店者“勿令為戶”,不分給他們田地、房屋;派其從軍,殺牛犒賞全軍時,不給他們肉吃。由此可見( ?。?/h2>

    組卷:113引用:20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共20分。

  • 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時期,形成了以“禮”治國的制度體系。“禮”實際上是一種等級制的生活和行為方式,專為貴族所有,即所謂“禮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戰(zhàn)國,出現(xiàn)了“禮崩樂壞”的局面,以法治國的學說和法治逐漸興起。
    ——張海鵬等《中國近代通史》第五卷材料二 到戰(zhàn)國末土地買賣的頻繁,促進了新興地主的形成和發(fā)展。當然,當時地主土地來源并不僅限于購買,更多的還是來自于封建國家的賞賜?!毟谎杆俜只剐屡d的地主階級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時也獲得了政治上的統(tǒng)治權。
    ——摘編自翦伯贊《中國史綱要》(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先秦時期國家治理的制度體系發(fā)生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并說明孔子對此所持的觀點。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濟領域發(fā)生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

    組卷:7引用:4難度:0.5
  • 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于元嘉末……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余糧棲畝,戶不夜扃(jiōng),蓋東西之極盛也……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rěn),則數(shù)郡忘饑。會土帶海傍湖、良疇亦數(shù)十萬頃,膏腴上地、畝直一金,鄠(hù)杜之間,不能比也。荊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摘編自沈約《宋書》材料二:大抵東晉時之僑民半因不屑服屬于少數(shù)民族,半因于避兵禍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當其相率而來也。
    ——摘編自周一良《南朝境內之各種人及政府對待之政策》(1)根據(jù)材料一,說說當時南方經濟發(fā)展的成就。
    (2)根據(jù)材料一、二判斷兩則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分別是什么?并分析兩則材料之間的關系。

    組卷:1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