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2.已知反應X+Y=M+N為吸熱反應,對這個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55引用:163難度:0.9
  •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2難度:0.8
  • 4.下列對有機物的分類錯誤的是( ?。?br />
                             
    A.①屬于烴類 B.②屬于醇類 C.③屬于酯類 D.④屬于酚類

    組卷:29引用:2難度:0.7
  • 5.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們可以利用很多先進的方法和手段來測定有機物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56引用:3難度:0.7
  • 6.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h2>

    組卷:17引用:4難度:0.7
  • 7.已知苯與一鹵代烷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生成苯的同系物: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應選擇苯和下列哪組物質(zhì)為原料合成乙苯(  )

    組卷:148引用:3難度:0.6
  • 8.下列表示對應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h2>

    組卷:63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5個題,共52分)

  • 25.苯甲酸乙酯是重要的精細化工試劑,常用于配制水果型食用香精。實驗室制備苯甲酸乙酯的流程如圖1所示:

    部分物質(zhì)的相關(guān)性質(zhì)如表所示:
    物質(zhì) 苯甲酸 乙醇 苯甲酸乙酯
    常溫性狀 白色片狀或針狀晶體 無色液體 無色液體
    沸點/℃ 249 78 213
    相對分子質(zhì)量 122 46 15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難溶于冷水,微溶于熱水,溶于乙醇和乙醚等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反應的裝置如圖2所示(加熱和夾持裝置已略)。將一小團棉花放入儀器B中靠近活塞孔處,將吸水劑放入儀器B中,在儀器C中加入12.2g苯甲酸晶體、30mL無水乙醇(約0.5mol)和3mL濃硫酸,加入幾粒沸石,加熱至液體微沸,回流反應1.5~2h。儀器A的作用是
     
    。

    (2)設(shè)置儀器B的作用為
     
    。
    (3)反應結(jié)束后,對儀器C中的混合液進行分離提純,操作Ⅰ是
     
    :操作Ⅱ所用的玻璃儀器除了燒杯外,還有
     
    。
    (4)反應結(jié)束后,步驟③中向混合液2中倒入冷水的目的除溶解濃硫酸外,還有
     
    ;加入的試劑X為
     
    (填化學式)。
    (5)最終得到苯甲酸乙酯12.0g,則產(chǎn)率為
     
    %(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組卷:5引用:2難度:0.6
  • 26.有機物K()是合成某種藥物的重要中間體。該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B中官能團的名稱為
     

    (2)F→G、G→H的反應類型分別是
     
    、
     

    (3)A與新制的銀氨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有機物M屬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與A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則符合下列條件的物質(zhì)M的結(jié)構(gòu)有
     
    種(不考慮立體異構(gòu))。
    ①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又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②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③苯環(huán)上僅有兩個取代基。
    (5)已知連接4個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稱為手性碳原子,請用*標出物質(zhì)G中的手性碳原子
     

    (6)參照上述合成路線,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路線,則有機物N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組卷:29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