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句容市天王中學八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3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

  • 1.下列詞語中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4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組讀音都相同的一項是( ?。?/h2>

    組卷:50引用:1難度:0.8
  • 3.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7引用:1難度:0.9
  • 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51引用:6難度:0.8
  •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73引用:2難度:0.9

二、閱讀理解。

  • 14.閱讀下列短文,完成問題。
    我的《清明上河圖》
    馮驥才
    ??①與我糾結了幾十年的一幅畫,是世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圖》。
    ??②我是畫山水出身,初識它時卻感到強大的震撼。一個畫家居然敢于把一個城市畫下來,古今中外惟有這位宋人張擇端。當時我二十歲出頭,氣盛膽大,居然發(fā)誓要把它臨摹下來?,F在想來,我對它的癡迷與我對民俗興趣的潛質分不開。
    ??③要臨摹好《清明上河圖》必需讀懂原作,但原作藏在故宮,只能一次次坐火車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繪畫館去看,并把認識到的一些細節(jié)記在小本上,常常一看就是兩三天,隨即帶著讀畫時新鮮的感受跑回來,伏在案上,對照印刷品來摹寫。
    ??④我最初臨摹《清明上河圖》是失敗的。我以為自己習畫是從宋人院體畫入手,臨摹這幅畫不會太難。但動手臨摹才知道,除去畫中的山石、樹木和流水我畫過,大量的民居、人物、舟車、店鋪、家具、風俗事項和生活物品,都從未畫過,不知道畫法,很難下手。而張擇端筆法既是寫意,也是工筆,洗練又精準,活靈活現,在旁人的畫中不曾見過。畫家的個性愈強,愈難臨摹,而張擇端用的筆是禿鋒,行筆時還有些“戰(zhàn)筆”,蒼勁生動,頗含韻致,仿效起來更難。
    ??⑤重新燃起臨摹《清明上河圖》的決心,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我從事的仿古工作被迫停止,天天閑著,有大把的時間,可用來臨摹這幅繪畫史上的巨制。
    ??⑥我先做好充分準備。自制一個玻璃臺面的小桌,下置臺燈,把用硫酸紙勾描下來的白描全圖鋪在玻璃上,敷以素絹;待電燈一開,畫面清晰地照在絹上,這樣再對照印刷品臨摹就不會錯位了??墒俏覜]有張擇端用的那種禿筆怎么辦?我琢磨出一個好辦法,用火柴吹滅后的余燼燒去毛筆鋒毫的虛尖,這種人造禿筆畫出來的線條,竟然像歷時久矣的老筆一樣蒼勁。同時,我還對《清明上河圖》中的各種技法悉心揣摩,先要另紙練習,直到有了把握,才敢上手臨摹。這樣,始自卷尾,由左向右,一路下來,愈畫愈順,感覺自己的畫筆隨同張擇端一起穿街入巷,游逛百店,與往來行人摩肩擦背,推推搡搡。
    ??⑦正當我感覺完成這幅巨畫的臨摹應無問題時,忽然出了一件意外的事。
    ??⑧一天,鄰居引來一位美籍華人說要看畫。據說這位來訪者是位作家。我當時還沒有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對作家心懷神秘和景仰,遂將正在臨摹中的《清明上河圖》抻開給她看。畫幅太長,畫面低垂,我正想把畫放在桌上,誰料她突然跪下來看,那種虔誠之態(tài)使我大吃一驚。當她說如果她“有這樣一幅畫,就會什么也不再要了”時,我被深深打動,以為真的遇到藝術上的知音,當即說我給你畫一幅吧。她聽了,那表情,好似已到了天堂。
    ??⑨藝術的動力常常是被感動。于是我放下手中畫了一小半的《清明上河圖》,第二天就去買繩和裁絹,用紅茶兌上膠礬,一遍遍把絹染黃染舊染勻,再在屋中架起竹竿,系上麻繩晾絹。那條絹有五米多長,便折來折去地在我小小房間的半空中“游走”。此時的我,對這幅畫臨摹得正是得心應手,動筆畫起來很流暢,對自己也很滿意,天天白日上班,夜里臨摹,直至更深夜半。嘴里嚼著饅頭咸菜,卻把心里的勁兒全給了這幅畫,那年我三十二歲,精力充沛,一口氣干下去,到了完成那日,掐指一算居然用了一年零三個月!
    ??⑩此后,一些朋友看了這幅無比繁復的巨畫,勸我不要給那位美籍華人,我執(zhí)意說:“答應人家了,哪能說了不算?”
    ???待到1978年,那位美籍華人來到中國,從我手中拿過這幅畫的一瞬,心里真有點舍不得。我覺得她是從我心中拿走的。她大概看出我的感受,說她一定請專業(yè)攝影師拍一套照片給我。此后,她來信說這幅畫已鑲在她家紐約曼哈頓第五大街客廳的墻上,還是請華盛頓一家博物館制作的鏡框呢。信中夾了幾張這幅畫的照片,卻是用傻瓜相機拍的,光線很暗,而且也不完整。
    ???1985年我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筆會,中間抽暇去紐約看她,也看我的畫,我的畫的確堂而皇之被鑲在一個巨大又講究的鏡框里,內裝暗燈,柔和的光照在畫中那神態(tài)各異的五百多個人物的身上。每個人物我都熟悉,好似“熟人”。雖是臨摹,卻覺得像是自己畫的。我對她說別忘了給一套照片做紀念。但她說這幅畫被固定在鏡框內,無法再取下拍照了。屬于她的,她全有了;屬于我的,一點也沒有。一時我有被掠奪的感覺,而且被掠得空空蕩蕩。它畢竟是我用年輕生命中整整的一年換來的!
    ???有人說,你很笨,叫人弄走這樣一幅大畫!
    ???我想說,受騙多半源自一種信任或感動。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并沒有人拿走,還在我身上。而且,還有這未完成的小半卷的《清明上河圖》,藏于畫室,自我見證。
    (選自2022年3月11日《新民晚報》,有刪改)(1)閱讀文中美籍華人和“我”交往要畫的語段,完成下列表格。
    美籍華人表現 “我”的心理感受
    突然跪下來看畫 被深深打動
    從我手中拿過畫
     
    來信說畫已鑲好,信中夾了幾張不完整的照片
     
     
    被掠奪,空空蕩蕩
    (2)下列對本文內容和手法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初識它時卻感到強大的震撼”句中“卻”字有轉折的意思,表明“我”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動,也突出了《清明上河圖》巨大的藝術魅力。
    B.作者一開始認為自己習畫是從院體畫入手,臨摹《清明上河圖》會很簡單,但后來發(fā)現張擇端筆法多端、個性很強,所以一開始臨摹失敗。
    C.文章標題“我的《清明上河圖》”指的是被美籍華人精心算計拿走的那一幅作品。文中作者對美籍華人的功利市儈、言而無信進行了譴責。
    D.后來美籍華人的失信,實則前文已經多次埋下伏筆,例如“我以為真的遇到藝術上的知音”,句中“我以為真的”暗示“不是真的”。
    (3)聯系上下文,賞析第⑥段中的畫線句。
    這樣,始自卷尾,由左向右,一路下來,愈畫愈順,感覺自己的畫筆隨同張擇端一起穿街入巷,游逛百店,與往來行人摩肩擦背,推推搡搡。
    (4)文章第?段說“屬于我的,一點也沒有。一時我有被掠奪的感覺,而且被掠得空空蕩蕩”,但第?段又說“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并沒有人拿走,還在我身上”,是否矛盾?請談談你的理解。
    (5)有人評價馮驥才的散文說:“馮驥才的一些懷人憶事的散文,是可以當作小說來讀的。”請你結合下面的鏈接材料,在“曲折的情節(jié)”“鮮活的人物”中任選一個角度,對此觀點作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
    ??小說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那生動的故事,曲折的情節(jié),鮮活的人物,多樣的表現手法,一定給你留下過深刻的印象。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

  • 15.請以“不一樣的春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
    (1)說真話、抒真情、忌抄襲。
    (2)書寫工整,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使用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