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雅禮教育集團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1/3 15:30:3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1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材料一:
既然歷史記錄難以拒斥文學敘事,那么作為虛構性產物的文學作品是否就完全沒有真實、客觀的歷史敘事的因素呢?一般認為,小說是最具有虛構性的。通常小說中最重要的元素如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大都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屬于文學敘事的范疇。但是,如果隨便考察一部小說,會發(fā)現哪怕是最荒誕的小說也能找到大量歷史敘事的影子,也有歷史事實作為基礎。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想象力和虛構性的文學作品。固然,《西游記》中的妖魔鬼怪自然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可是作者對各種妖魔鬼怪和超自然現象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了當時普通百姓的想象。也就是說,吳承恩虛構的妖魔鬼怪世界也真實記錄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是一種客觀的思想史記錄。從中我們能窺探到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程度和思維模式,這其中其實已經隱藏了思想史敘事的影子。另外,小說中的唐僧在三個近乎神仙的徒弟的幫助下去西天取經的情節(jié)是虛構的,但是眾所周知,這個故事的原型是玄奘西域取經,這也是文學虛構中的事實。唐僧經過女兒國無疑是杜撰的,但小說中講述的穿越國界要獲得通關文牒無疑是歷史事實。這些都是這部文學作品中歷史敘事的蹤影。
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曾涉及文學作品中的歷史真實問題。他指出《水滸傳》中“魯智深醉打山門”不是事實,但元朝以及明朝時罪犯得一度牒便可借佛門逃脫朝廷追捕卻是事實?!度辶滞馐贰分械摹昂缿舴畛行屡e人女婿”固然不是事實,但明清間鄉(xiāng)曲人一旦金榜題名便成特殊階層卻是事實。元雜劇《竇娥冤》中竇娥被殺后六月飛雪,三年大旱,直到她父親竇天章任廉訪使竇娥的冤才得以昭雪。竇娥、竇天章等歷史人物及其故事情節(jié)都是文學虛構的產物,但,根據研究,這些作品中提到的司法制度則是事實,它們也都屬于歷史敘事的范疇。
由此可見,虛構的文學敘事當中同樣可以找到客觀真實的歷史敘事的痕跡。歷史敘事中經常摻雜文學敘事,而文學敘事也并非與歷史敘事絕緣。事實上,它們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關系。歷史學家在歷史敘事中融入文學敘事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為史料缺乏,歷史學家不得不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來填補這種史料的空白,以求得歷史敘事的完整性,如《史記》中“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鴻門宴”等歷史場景細節(jié)描寫就屬于此類。有些則是受當時所處社會和文化的局限而造成的,有些則是受政權階級意識形態(tài)控制所故意采取的手段,等等。而文學作品中的歷史敘事原因同樣是多樣的。有些是作者為了增強作品的真實感,有些是作品中無意透露出來的,有些則是情節(jié)設計或者人物塑造的必要,等等。
(摘編自李樺《論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之關系》)材料二:
“敘事始于敘史”這一命題,不只具有事與史字義相通的自證邏輯,更是中國經典文本實際存在狀態(tài)的體現。對中國經典文本的另一種應有認知是,歷史是內容,文學是方法之一,而且這些所謂的文學方法,包含有近代學科劃分等影響下的闡釋意味。對此,可以看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發(fā)生的時間:中國文學敘事衍生于歷史敘事乃至記事。這里使用“衍生”一詞,是對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釋,也為明確歷史敘事中包含有文學意味的非主觀性。
文字是歷史敘事的載體之一,書面文本也是本文討論歷史敘事的立足點,在這一層面上,我們會看到歷史敘事的方法與文學敘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這種重合并不影響歷史敘事方法的獨立性。其一,中國早期文本中存在與歷史敘事相對應的文學敘事系統(tǒng),《詩經》中的敘事詩之外,我們仍強調更廣泛的“詩具史筆”,而學界更傾向于將詩學納入文學范疇,歷史敘事則是另一種獨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為形式的文本中,歷史敘事的方法與文學敘事的方法在產生時間上具有明確的先后關系,一些原本屬于歷史敘事的方法,其后為文學所借鑒,乃至于再反向影響歷史敘事的方法,都與“歷史的方法”的獨立性無關。其三,退一步講,即使歷史敘事的方法在文學敘事中完全適用,也不能構成歷史敘事等同于文學敘事的充分條件,因為文學敘事的方法顯然不能在歷史敘事中完全適用。
歷史敘事文學意味的非主觀性,主要指向其文學意味中的后代闡釋與接受,可以簡單表述為“我們認為它是文學的”或者“后來它變成文學的”,根源是文本認知差異和文學作品的影響。不能因為認知的差異而斷然否定歷史文本的真實性。此外,歷史小說的接受等也會影響對歷史文本真實性的判斷。包括歷史事件被文學化表達,包括文學作品對歷史的演繹,也包括相類似事件帶來的通感聯想。
(摘編自楊金波《歷史敘事與文學敘事的“時間”界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同歷史記錄難以排斥文學敘事,文學作品盡管屬于虛構產物,也多少具有真實客觀的歷史敘事因素。
B.史料的缺乏讓歷史學家在歷史敘事中不得不融入文學敘事,借助個人的想象來填補因此而造成的空白。
C.文學方法的概念有近代學科劃分的影響,這是能夠推導出中國文學敘事后于中國歷史敘事的重要依據。
D.有部分文學敘事法源于歷史敘事法而又影響歷史敘事,一定程度上對歷史敘事法的獨立性造成了影響。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以《西游記》《水滸傳》《儒林外史》《竇娥冤》為例,印證文學敘事尊重歷史事實對其構思的重要性。
B.受近代學科劃分等的影響,認為歷史是內容而文學是方法之一,認為“敘事始于敘史”是中國經典文本實際存在狀態(tài)的體現。
C.對于歷史敘事中的文學意味做出“我們認為它是文學的”或者“后來它變成文學的”的判斷,其原因是受歷史小說的影響。
D.《復活》雖是虛構性的文學作品,但它是對19世紀俄國真實社會深入的再現,這說明文學敘事是離不開歷史的真實的。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的中心論點的一項是
A.在中國,歷史敘事先于文學敘事,發(fā)達的史官文化造就了中國歷史記述的獨特存在形態(tài),也決定了中國歷史敘事以歷史之真為核心的內涵基礎。
B.羅貫中《三國演義》寫“赤壁之戰(zhàn)”情節(jié)框架基本符合史實與故事內容大量虛構辯證統(tǒng)一,善于濃墨重彩地渲染戰(zhàn)場氣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逼真感受。
C.蓋非記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說、劇本中之對話獨白也。左氏設身處地,依榜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當然耳。(錢鍾書評價《左傳》中的“鉏麑之嘆”)
D.《大衛(wèi)?科波菲爾》借助第一人稱視角、藝術性夸張等文學敘事手法,真實再現了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社會繁榮表象下的貧富懸殊等問題。
(4)材料一與材料二的觀點有何相同點?請簡要說明。
(5)史學家呂思勉說:“早期的歷史內容總帶有神話的性質,其后轉為傳奇和傳說,至漢初,這類傳奇和傳說性質的材料仍不少。今所傳者,其間自有想象編造的故事,斷不容輕信為事實。”請結合材料一,談談你對此的理解。組卷:14引用:4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II
-
2.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各題。
文明
西元 身子熱了,反倒發(fā)起了抖。頭頂上有月光,王盡美和布寧頭對頭坐著。
這已經是小戰(zhàn)士王盡美接受押送戰(zhàn)俘任務的第三天,離二〇九四號高地指揮部還有最后一段山路。布寧試探著說,我去過中國,而且曾經和中國人一起,跟日本一〇三師團在湖南打過仗。對面的中國人說,我是南京人,見過你們。在我很小的時候,還看過美國的宣傳畫。那畫上說中國人善良勇敢,正在被日本侵略,應該毫無保留地幫助他們。你的英語很好,讓我很吃驚!
我小時候上過英國人辦的教會學校,所以對英文很熟悉。但為什么你會吃驚?
因為,因為,你看你們的軍隊,你知道的,有點,有點像一群不太文明的野蠻人。呵呵,那是你還不太了解我們。
無論如何,布寧覺得這個中國人正在變得熟悉起來,陌生的世界被撕開了一道裂縫,可以從縫隙里面一窺究竟。布寧道,王先生,老實講,我特別地困惑。過去,我以為我很了解中國人,可現在又發(fā)現你們很陌生。美國軍隊,你要知道,很少打敗仗。可是,這一回,我們的一個軍竟然要向南逃幾百公里,要一直逃到海邊去。
布寧接著說,講心里話,我們的人真的有點被嚇壞了!你們的臉總是面無表情,成百上千的同伴死了不害怕,受了重傷不慘叫,像影子一樣。我總是在不停地問,這些中國人腳踩無數戰(zhàn)友尸體向前沖鋒時,心里在想些什么?
我不想激怒你,但我給自己的答案是,你們是不太文明的野蠻人,人的生命最重要,這是文明人的共識,只有野蠻人才會不吝惜生命,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所以,你們的勇敢是野蠻人的勇敢,或許不能叫勇敢,而只能叫瘋狂。
對面的中國人一直低著頭,像是冬天里凍硬了的麥稈。許久,他說,參加這支軍隊的人,都是些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的人,我們經過大災大難,九死一生,才活到了今天。我們比誰都想活著,為了活得更好,我們可以付出一切!
他又說,被叫作文明人或野蠻人有那么重要嗎?我們的苦難你們經受過嗎?你們理解嗎?我們?yōu)槭裁匆诤跄銈兊目捶兀?br /> 布寧說,可無論如何,野蠻人終究是過不上好生活的呀!就算你們打贏了這一仗,好日子能自己來嗎?說到底,只有讓人們都接受了文明人的共識,這世界才有希望。
對面的中國人說,可你們是怎么讓別人接受的呢?用的是刺刀炸彈。我是南京人,小的時候,親眼看見日本軍隊在南京屠殺了幾十萬人。我腦子里的記憶只有滴血的刺刀!十幾年來,我的夢里也都是各種各樣滴血的刺刀!南京城外的長江里漂著密密麻麻的尸體,一眼望不到頭,比螞蟻還多。這個景象就連一個瘋子都不敢去想。所以,別用武力恐嚇中國人,這會讓我們不顧一切的。
是的,你們可能沒想到中國人會來到朝鮮,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實力和你們打一仗。依你們文明人的共識,我們就應該投降,因為我們在冰天雪地里還穿著薄衣服、單膠鞋,我們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我們投降過,跟俄國人投降過,跟英國人投降過,跟八國聯軍投降過,跟日本人投降過,可是,投降有用嗎?投降換來了生存嗎?投降換來了更好的生活嗎?你理解一個總是被搶掠、總是被屠殺的民族的心嗎?中國人骨子里頭是很善良的。可是善良人只有流淚,淚流干了,也就清醒了,現在把善良收起來了!
布寧有些失望。他想對這個中國人說點什么,可對方太情緒化了,什么也聽不進去。美國就像個拿著刀的獵人,想讓一頭野牛馴服下來,可偏偏這頭牛徹底被激怒了。我們該怎么辦呢?從精神上溝通看來是辦不到了,我們和他們之間似乎隔著一道厚厚的墻,不僅是思想的,還是歷史的,凡人的智慧無法穿過這道墻,只有上帝辦得到,繼續(xù)用武力?像對待德國人和日本人那樣?可是,他們并不是狼,而只是一頭紅了眼睛的牛,過去,他們總是被人推進屠宰場,現在,只想保住屬于己的草,說到底,如果我們沒做錯什么,那他們又有什么錯呢?
布寧有些傷感地說,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死去的美國士兵的頭盔寫著:“WarishelI”(戰(zhàn)爭就是地獄)。當時我的腦子好像被硫酸洗了一樣。我在想,成為一名職業(yè)軍人這么多年,我竟然一次也沒在清晨驚醒過。你看看,在戰(zhàn)場上,除了仇恨還是仇恨,到處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今天用子彈打死了我,明天,我用匕首割斷你的喉嚨!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我們的士兵會把日本人的腦袋割下來,曬干,直到只剩下焦黃的頭骨。他們還會在上面簽自己的名字,以及戰(zhàn)友們的名字,并且?guī)Щ丶亦l(xiāng),給親友們看。你能說他們做錯了嗎?日本人不也是這樣殘忍地對待我們的嗎?可是,這樣的戰(zhàn)爭難道不是噩夢嗎?
布寧停頓了一下,說,過去,我總是在想,我們的戰(zhàn)爭是正義的,更多的人可以在戰(zhàn)爭之外得到福祉。挨揍的那些國家本來就是強盜,那是他們應得的,他們應該受到教訓,然后改過自新??墒?,我卻從來沒想過,有沒有一種比戰(zhàn)爭更好的方法?春天里的風可以讓枯樹長出綠葉子,可槍炮能做得到嗎?
面的中國人似乎沒聽懂他的話,當然,他覺得這個美國人也同樣沒聽懂自己的話。他說,你們怎么就不明白,中國人要的很簡單,那就是過上好日子,但這好日子可不是你們嘴上講的那些好聽的話。什么是好日子?只有經過大災大難的人才知道!
說完,王盡美又開始發(fā)起抖來,能發(fā)熱的紙袋涼透了,再沒有一絲熱量。他看了眼頭頂的月亮一狠心,說,咱們得趕路了。他站起來,陣陣眩暈,身體像塊干透了的黃泥,稍一用力就會碎掉。
編自《解放軍文藝》20218年第7期,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描寫了在抗美援朝戰(zhàn)斗中,中國戰(zhàn)士與美軍戰(zhàn)俘之間的一段對話,透過美國人的視角表達了對在天氣極度嚴寒、缺乏戰(zhàn)斗裝備的情況下依然頑強戰(zhàn)斗的中國戰(zhàn)士的崇敬之意。
B.小說中的對話描寫,讓我們能清晰感受到這位志愿軍戰(zhàn)士對和平幸福生活充滿了憧憬與向往,但他更明白爭取這樣的生活必須靠中國人的自立自強。
C.一無所有的中國人在堅守高地,而裝備精良的美國人卻在“逃亡”,這一對比尤為鮮明的突出了中國軍人意志上的堅不可摧,深化了小說的主旨。
D.王盡美說“我們投降過”是指中國因為自己的孱弱而在曾經經歷的那些侵略戰(zhàn)爭中受盡屈辱和欺凌,而“現在把善良收起來了”則是指中國再也不會軟弱地把希望寄托在“投降”。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注重使用生動形象的修辭格來增強小說的藝術性,比如“像是冬天里凍硬了的麥稈”“身體像塊干透了的黃泥,稍一用力就會碎掉”使用比喻來說明年輕戰(zhàn)士的身體已經疲憊虛弱到極點。
B.小說多處使用心理活動描寫,比如:“布寧有些失望”,“布寧有些傷感”,“他想對這個中國人說點什么,可對方太情緒化了,什么也聽不進去”等等,增強了小說的真實感和感染力。
C.小說善用細節(jié)呼應,開頭的“身子熱了,反倒發(fā)起了抖”和結尾的“王盡美又開始發(fā)起抖來”,再如首尾出現的“頭頂的月光”等等,在形成了首尾照應的同時,也渲染了戰(zhàn)地環(huán)境的惡劣。
D.小說開始交代了對話雙方的姓名,但是后文展開故事情節(jié)時卻多次使用“對面的中國人”來指代王盡美,這樣故意制造抽象稱謂,暗示了兩個士兵背后國籍、陣營、立場等方面的差異和對立。
(3)小說中處處充滿戰(zhàn)爭的“野蠻”與殘酷,卻以“文明”為題,請簡要分析“文明”與“野蠻”的內蘊。
(4)小說以對話展開情節(jié),卻以誰也“沒聽懂”對方的話作結,這樣寫有何效果?請結合全文簡要賞析。組卷:3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哀公問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①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②,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虬捕兄?,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br />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齊明盛服③,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跆④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br /> (《中庸》第二十章)
注:①蒲盧:蘆葦。②殺:(shài)降等,減少。③齊明盛服:齊(zhāi)明,內心虔誠;盛服,儀容端莊整齊,穿著莊重整齊的服裝。④跆(jiá):說話不通暢。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跆/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B.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跆/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C.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跆/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D.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跆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哀公,春秋時魯國國君。姓姬,名蔣,“哀”是謚號。帝王的謚號,由禮官議上;臣下的謚號,由朝廷賜予。
B.百工,中國古代主管營建制造的工官名稱,以后沿用為各種手工業(yè)者和手工業(yè)行業(yè)的總稱。如韓愈《師說》里的“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C.《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后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吨杏埂肥潜凰未鷮W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
D.四書,北宋程顥、程頤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尚書》并列稱為“四書”。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認為,治理人的途徑是勤于政事,就像治理地的途徑是多種樹木一樣。
B.孔子解釋說,“仁”就是愛人,“義”就是要適當地做些事,這都是禮的要求。
C.做任何事情,事先預備才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說話做事都是這樣。
D.孔子告訴人們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夠使自己真誠,自己不真誠就不能孝順父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②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5)請依據原文,簡要論述如何努力做到真誠。組卷:5引用: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1分)
-
8.下面是我國地面站與“嫦娥四號”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通訊過程的示意圖,請據此轉寫一段文字介紹地面站與“嫦娥四號”之間的通訊過程,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不超過80字。
組卷:22引用:9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br />材料二:
有人感覺生活無比痛苦,便向盟鷗禪師請教,禪師低眉順氣,道出一句:“知其自然,守其必然,得其淡然?!?br /> 請結合上面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組卷:7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