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實驗中學高一(上)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2/4 0:30:1
一、選擇題(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有研究者認為,“距今5000年左右,中國黃河流域的先民們開始邁入文明社會的門檻。”以下能夠實證這一結論的考古發(fā)現是( )
A.河姆渡文化 B.龍山文化 C.紅山文化 D.良渚文化 組卷:4難度:0.7 -
2.考古發(fā)現,在浙江的反山、瑤山、匯觀山等良渚文化遺址墓地,大都建有大型墓臺,具有寬大的墓穴,隨葬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禮器。在徐步橋、千金角、平邱墩、吳家埠、廟前等良渚文化遺址的墓地中,墓穴狹小,隨葬的只是簡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裝飾用玉飾件。這些遺存可印證,良渚文化時期( ?。?/h2>
A.中原文化得到擴展 B.階級分化較為明顯 C.神靈崇拜開始興起 D.貴族等級秩序確立 組卷:19引用:10難度:0.6 -
3.四川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羊頭疊,與湖南炭河遺址和河南殷墟遺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處(如圖所示)。這種現象可用來佐證( ?。?br />
A.黃河與長江流域存在區(qū)域間文化共鳴 B.各地青銅文明呈現封閉的地區(qū)特色 C.中原文明經過絲綢之路傳到巴蜀地區(qū) D.商周時期各地區(qū)之間交流十分頻繁 組卷:7難度:0.7 -
4.西周實行“同姓不婚”制度。春秋時,魯昭公從吳國娶回夫人,由于魯國是周公封地姬姓,吳國也是姬姓,時人指責魯昭公“君而知禮,孰不知禮”,甚至該夫人過世后也不能執(zhí)行夫人一級葬禮。這說明當時( ?。?/h2>
A.分封制度遭到破壞 B.宗法分封互為表里 C.宗法觀念影響較大 D.諸侯爭霸連年不斷 組卷:18引用:7難度:0.6 -
5.孔子在社會倫理上強調尊卑有別,等級分明,但在教育上卻主張“有教無類”認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資格,這一差異表明孔子( ?。?/h2>
A.重視教育對社會秩序的作用 B.努力維護教育公平 C.有意推動私學的興起和發(fā)展 D.具有人道主義精神 組卷:32引用:20難度:0.6 -
6.“禮”和“樂”最早源于中國原始社會祭祀天地鬼神的宗教儀式。在夏商周時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禮樂制度。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文化在儒家倫理教化思想中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成熟,成為中華民族的主流傳統(tǒng)文化而傳承千年。據此可知,禮樂文化( ?。?/h2>
A.起源階段已經具有神權色彩 B.體現出與儒家文化同宗同源 C.在原始會有思想控制作用 D.依托于儒家思想而發(fā)展成熟 組卷:26引用:5難度:0.5 -
7.戰(zhàn)國時期,諸多思想家留下了諸如“定于一”“一匡天下”“一天下,財萬物,長養(yǎng)人民”“一則治,異則亂”等論述。這反映了當時( )
A.思想領域神秘色彩濃厚 B.人們渴望統(tǒng)一的愿景 C.地理學取得了重大成就 D.統(tǒng)一成為各諸侯共識 組卷:14引用:13難度:0.6 -
8.秦朝建立之后,又北擊匈奴,收回河套地區(qū),設置了九原郡,修筑長城和“直道”;征服南方越族地區(qū),在嶺南置郡,實施軍事鎮(zhèn)守和行政管理。秦朝上述舉措( )
A.有利于在邊疆推行屯戍政策 B.擴大了統(tǒng)一國家的規(guī)模 C.體現了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 D.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 組卷:15引用:9難度:0.8 -
9.西晉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歡用細毛氈子做頭巾、系帶兒、褲邊兒。有人戲說中原必會被西北的少數民族所擊敗,因為人們頭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產的,“能無敗乎”?這一現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響社會風尚 B.經濟往來促進民族交融 C.人口流動利于區(qū)域開發(fā) D.地方特產豐富人們生活 組卷:15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3題,第26題18分,第27題20分,第28題12分,共50分。)
-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嬴政建立統(tǒng)一國家后,把戰(zhàn)國時期逐步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中央集權制度加以系統(tǒng)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國。這一制度主要有三個環(huán)節(jié)構成。一是建立國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機構……以協(xié)助皇帝領導全國軍政事務;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實行開創(chuàng)了此后兩千多年歷代王朝統(tǒng)治的基本模式。
——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材料二:隋唐時期在制度上有重要建樹,在中國封建制度發(fā)展史上,是一個重大變革時期。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確立并逐漸完善。中書省是受命于皇帝的決策機構,門下省是審議封駁朝廷政令的機構,尚書省是執(zhí)行機構。三省長官并稱宰相,分掌宰相職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
——摘編自《中國通史》(白壽彝總主編)等材料三:唐代科舉考生可以“懷牒自列于州縣”,允許自由報考,當時的取士原則兼顧著士子的平日才學和科場表現,若僅就規(guī)則而言,尚不周嚴。為杜絕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級考試的試卷一律“封彌”“謄錄”,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也實行初考、復考、詳定三級評定制度。在宋代,科舉入仕者逐漸增多,成為文職官僚隊伍中的核心力量。趙宋統(tǒng)治者鼓勵敞開言路,士大夫們在處理各類國家事務之際亦敢于負責而直抒己見。
——摘編自袁行霈《中華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分別指出秦朝制度“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名稱,并簡述秦朝制度建立的深遠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并簡析其意義。
(2)根據材料三,歸納唐宋時期科舉制的發(fā)展趨勢,并分析科舉制的進步性。組卷:2難度:0.5 -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建立后,相繼滅掉南方的幾個割據政權和北方的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離局面。統(tǒng)治者鑒于唐朝后期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維護政權穩(wěn)定的措施。
材料二: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zhí)政,與宰相合稱“宰執(zhí)”。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宋朝還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jiān)察機構,負責彈劾等事宜。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權的方式,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同時還設置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來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出北宋強化專制集權的表現。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朝制度的變化體現了什么趨勢。組卷:7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