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陜西省商洛市山陽中學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如表是《左傳》中關于周、鄭關系的一些記載,這說明當時( ?。?br />
    時間 內容
    公元前720年 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
    公元前720年 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公元前707年 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朝。……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御之。

    組卷:60引用:15難度:0.6
  • 2.《易經》對周初商業(yè)貿易活動有如下記載:“農功既畢,始牽牛車,載其所有,求易所無。遠行賈……用所得珍異,孝養(yǎng)其父母?!庇纱丝芍艹酰ā 。?/h2>

    組卷:5引用:5難度:0.6
  • 3.考古工作者在里耶秦簡、張家山漢簡等秦漢簡牘中發(fā)現了大量的券書,券書內容不僅涉及買賣交易、借貸債務、抵押典當、罰款賠償等經濟活動,甚至出現了租稅徭役券書,這些券書簽訂流程都極為嚴格。據此可知秦漢時期( ?。?/h2>

    組卷:15引用:11難度:0.6
  • 4.戰(zhàn)國時期以來,女媧傳說和伏羲傳說分別流行于我國的南北各地。從西漢開始,他們或被演繹成為兄妹關系,或被演繹成夫妻關系,“伏羲鱗身,女媧忙……”的母題成為常見于文人詩賦,磚石和絹畫的基本題材。這一變化反映了漢代( ?。?/h2>

    組卷:6引用:9難度:0.7
  • 5.784年,關中因為戰(zhàn)亂,米價上漲,長安經濟困難。786年,京城禁軍軍糧無法保證,出現兵變危險。浙江東西道節(jié)度使韓泥運米三萬斛供給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當時( ?。?/h2>

    組卷:48引用:20難度:0.6
  • 6.明代中期歸有光在江南地區(qū)擔任長興知縣時,發(fā)現按照該縣戶口記錄,從弘治元年(1488年)到嘉靖元年(1522年),這個商業(yè)高度繁榮的縣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個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這種現象反映明朝中期( ?。?/h2>

    組卷:9難度:0.6
  • 7.1897年,因聽聞科舉欲求變新,浙江很多人紛紛購買主張維新的《時務報》,以備應試,但很少有人“真能潛研精討以究中西治亂、強弱之故”;當年科舉考試“猶然故轍”,購報者遂意興索然。此現象說明當時的科舉( ?。?/h2>

    組卷:110引用:15難度:0.7
  • 8.“永佃制”是指地主在保留土地所有權的前提下,承認佃農有永久耕種土地的權利。19世紀60年代中后期,“永佃制”在長江中下游各省更加普遍地流行起來。其流行的主要原因在于,這些省份( ?。?/h2>

    組卷:9難度:0.7
  • 9.辛亥革命前后,很多報刊大量辟有“社論”“社說”“論說”“時論”等欄目,且報刊輿論篇幅所占比例有全報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一部分報紙在版面上辟有專門刊頭的副刊,如《中國日報》的“鼓吹錄”、《國民日報》的“黑暗世界”、《申報》的“自由談”等。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報刊宣傳( ?。?/h2>

    組卷:5引用: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25題12分,26題25分,27題15分,共52分)

  •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時,北京有很多皇家園林,由內務府的特別機構奉宸苑管理和維持。紫禁城內有皇家花園;皇城內有北海、中海和南海三大湖泊,亭臺樓閣點綴其間;城郊有頤和園。此外,北京城還有眾多皇室廟宇,如社稷壇、太廟、天壇、地壇、先農壇等。高官顯貴往往擁有華麗的花園,老百姓只能偶爾逛逛民間廟會和城郊的西山,街道成為他們最主要的娛樂場所。1914年,民國政府建立京都市政公所,讓其擔負改造舊的城市面貌從而改善人民生活的責任。同年,社稷壇被市政公所改造為中央公園,向公眾開放,成為北京第一個近代公園。其建設經費主要依靠北洋政府財政支出、城市居民捐贈以及門票收入。后來,北海、天壇、頤和園等紛紛向公眾開放,近代公園逐漸發(fā)展成為集娛樂、商業(yè)、文化和政治活動于一體的多功能場所。
    ——據(美)史明正《從御花園到公園20世紀初北京城市空間的變遷》材料二:清末民初,歸國學人引入西方“都市森林化”城市規(guī)劃理論。1931年,國民政府實業(yè)部第一次下令要求各省市籌建森林公園,以開發(fā)城市風景、增益民眾健康,南京、北平等先后響應。1934年,經實業(yè)部再次敦促后,漢口、開封等著手試行;兩年后,實業(yè)部又提醒其余省市籌設切勿懈怠。然而不久后該令幾近中止,森林公園建設不了了之。許多“在建”的森林公園并未完成;建成的森林公園,因城市交通和經濟條件所限,主要吸引熱衷西式生活風尚的都市青年或中上層社會群體,普通市民對森林公園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據左承穎《“森林”進入城市:民國時期森林公園籌設研究》材料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綠色高質量發(fā)展目標
    年份 1980 1989 1991 1992 2001 2007 2013 2017 2018
    目標 綠色城市 衛(wèi)生城市 山水城市 園林城市 宜居城市 生態(tài)園林城市 海綿城市 森林城市 公園城市
    ——據韓若楠等《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綠色高質量發(fā)展之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初北京城近代公園與傳統(tǒng)皇家園林、廟宇的差異。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影響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森林公園建設的主要因素,并分別予以說明。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綠色高質量發(fā)展所蘊含的先進理念。

    組卷:5引用:9難度:0.6

【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國幅員遼闊,革命形勢非常復雜,各地區(qū)的黨組織面臨的敵我力量、群眾基礎、經濟地理環(huán)境等具體情況都不一而同。自抗戰(zhàn)以來,中共中央就常授權并培養(yǎng)地方黨組織根據不同情況因時因地制宜靈活斗爭的能力,授予地方政府相當大地方自主權。東北地區(qū)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工業(yè)基礎、毗鄰蘇聯方便得到國際的支持,也是中共在抗戰(zhàn)勝利后最集中奪取和經營的地區(qū)。
    ——摘編自華仁康《建國初期大行政區(qū)的演變》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初期設置的東北大行政區(qū),管轄6省、沈陽、鞍山、撫順、本溪4個直轄市及旅大行署區(qū)。1953年增設哈爾濱、長春、旅大3個直轄市,1954年,東北大行政區(qū)被撤銷,1955年以后,東北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劃形成了穩(wěn)定的格局。
    菁優(yōu)網
    ——整理自朱建華、修春亮《1949年以來東北地區(qū)行政區(qū)劃演變格局與成因分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建國初期設置東北大行政區(qū)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49-1955年東北行政區(qū)劃演變的趨勢及影響。

    組卷: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