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7/1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孟德爾在利用豌豆進行雜交實驗中,用到了“假說—演繹法”,該方法的雛形可追溯到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歸納─演繹模式。按照這一模式,科學家應從要解釋的現象中歸納出解釋性原理,再從這些原理演繹出關于現象的陳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7引用:3難度:0.6 -
2.已知小鼠的灰色與白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如圖為小鼠毛色的遺傳圖解,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br />
組卷:6難度:0.7 -
3.下列關于二倍體生物減數分裂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減數分裂包括兩次連續(xù)的細胞分裂
②在次級精母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
③著絲粒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一分為二
④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數目減半,核DNA數目不變
⑤同源染色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中,導致染色體數目減半
⑥聯會后染色體復制,形成四分體組卷:38引用:7難度:0.5 -
4.下列關于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5.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難度:0.5 -
6.如圖為摩爾根和他的學生經過努力,繪制出的第一幅果蠅各種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圖(部分),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33難度:0.7 -
7.“牝雞司晨”是我國古代人民早就發(fā)現的性反轉現象。原先下過蛋的母雞后來卻變成公雞,并能和母雞交配。蘆花基因(B)和非蘆花基因(b)不在W染色體上?,F偶得一只非蘆花變性公雞,與一只蘆花母雞交配,得到的子代中,蘆花公雞:蘆花母雞:非蘆花母雞=1:1:1。根據以上實驗結果,下列推測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4引用:4難度:0.5 -
8.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煙草的遺傳物質是DNA。如圖是核苷酸鏈的示意圖,①~③表示相關物質。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引用:5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
-
24.銅綠假單胞菌是在醫(yī)院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常見于燒傷、重癥監(jiān)護病房、免疫力低下,以及囊性纖維化的病人。噬菌體是侵染細菌的病毒,可以殺死細菌。研究人員欲利用銅綠假單胞菌噬菌體和宿主相互作用,來達到殺滅銅綠假單胞菌的目的。研究人員將噬菌體PaP1的DNA和噬菌體JG的蛋白質外殼重組成重組噬菌體,重組噬菌體、噬菌體JG和噬菌體PaP1對不同類型(PA1、PAO1)的銅綠假單胞菌的吸附率如圖1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銅綠假單胞桿菌的遺傳物質是
(2)根據B、C組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噬菌體JG主要侵染銅綠假單胞菌
(3)研究發(fā)現噬菌體PaP1感染銅綠假單胞菌PA1后,可以殺死大部分的細菌,但總會有一定數量的耐受菌株產生,研究發(fā)現和銅綠假單胞菌PA1相比,PA1r(耐受菌)丟失了一段DNA序列,該序列含有合成脂多糖的關鍵基因gaIU,為驗證gaIU基因的丟失是導致PA1r出現耐受性的原因,實驗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組別 Ⅰ Ⅱ Ⅲ 處理方法 PA1+PaP1 PA1r+PaP1 導入gaIU基因的PA1r+PaP1 預期結果 ? 接種噬菌體后,菌落基本無變化 接種噬菌體后,菌落減少甚至無菌落
(4)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在研究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在侵染大腸桿菌過程中的功能時,檢測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圖2所示的實驗結果。
實驗中攪拌的目的組卷:13引用:3難度:0.6 -
25.某種貓的雄性個體有黃色、黑色兩種毛色,而雌性個體有三種毛色:黃色、黑色、黑黃相間。分析這種貓的基因,發(fā)現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Xb(黃色)和XB(黑色)。毛色為黑黃相間的貓也被稱為“玳瑁貓”?!扮殍X垺本鶠殡s合子,是兩條X染色體之一隨機失活所引起的特殊的表型效應。當體細胞中存在兩條X染色體時,任意一條X染色體上的基因表達,另一條X染色體會高度螺旋化為巴氏小體失活,其上基因不表達?;卮鹣铝袉栴}:
(1)結合文意,玳瑁貓毛色具有黑色和黃色不同斑塊的原因是
(2)為了讓更多后代表現為玳瑁貓,應選擇基因型為組卷:14引用:3難度:0.5